DR与PACS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DR与PACS的临床应用

王卫东

王卫东(新疆阿图什市人民医院845350)

【中图分类号】R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020-02

【摘要】DR(directdigitalradiography,DDR)即直接数字化摄影,是通过平板探测器(flat-panneldetector,FPD)将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

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即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是随着数字化成像技术、计算机硬软件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迅速发展起来的用计算机化的方式来取代常规放射胶片的一种新技术,实现了影像的获得、储存、传输、显示和管理的数字化。我院引进的东芝(TOSHIBA)直接数字化X线机(DR)和美智医疗的miniPACS组合,系统运行1年来,功能强、性能稳定、实用性强,使我科初步实现了无胶片化的数字化影像科,全院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硬件设备:DR机为东芝(TOSHIBA)多功能摄片系统,日本Canon直接数字化平板系统。PACS服务器采用DELLPowerEdgeT300、P4CPU2.5G,存贮设备3块500GB7200转硬盘,D-LINK8口10M/100M交换机,超五类双绞线。图像显示采用1套(2台)JUSHA医用竖屏显示器(3MP),2套(2台)21寸DELL纯平彩显。文字显示采用DELL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备份采用外置SONY16速DVD-RW,硬拷贝输出使用AKFA干式激光相机,HPLp1007激光打印机用于图文报告输出。存储用大容量硬盘阵列在线式保存和DVD光盘的离线保存。按1张DICOM图像容量约16M计算,我科每日检查产生数据量约1G,目的数据在线式保存约6月。

1.2软件WindowsXP操作系统,WindowsSQLServer2003数据库管理软件及WindowsServe2003服务器软件包和Mozimini-PACS软件。IE6.0WEB浏览器。

1.3系统集成整个系统配置包括WindowsServe2003医学影像服务器、Mozimini-PACS影像诊断工作站、各科室配置Mozi登记、胶片打印刻录工作站,TOSHIBA悬吊型DR机与Canon直接数字化平板系统联网。我院Mozi医疗mini-PACS工作流程如下:(1)病人在RIS预约登记工作站(或DR控制台)录入病人的基本信息。(2)在DR检查室(DR控制台)摄片,自动将影像数据传送至PACS服务器保存,,供医生写诊断报告,同时可供临床医生以WEB方式调阅。(3)医生在影像诊断工作站上应用各种图像增强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调用报告模板书写诊断报告,经上级医师审鉴后发出。根据需要可供影像科技师打印激光胶片或刻录光盘。

2结果

PACS的临床应用使急诊报告可立即发出,平诊报告10min可取,病例的检索数秒钟可显示查询结果,提高工作效率约50%。系统运行近1年来,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实用性强。极大地提高了影像科及临床各科室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讨论

DR、CT、及MRI等数字化设备的相继问世实现了放射学的数字化,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化影像资料,以传统的胶片保存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影像医学发展的要求。首先,胶片及冲洗套药等耗材成本大大增加;占用有限的贮片库房;胶片归档管理困难,存在胶片的丢失、划伤、霉变等问题。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成熟发展,PACS技术的产生成为必然,利用计算机存贮、传输和辅助诊断的数字化方式代替传统的胶片方式是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我院PACS及DR投入临床使用之初就显示了巨大的优势。

3.1大大地缩短了影像检查和出报告的时间我院DR机为THSHIBA悬吊型多功能摄片系统,悬吊球管和床台移动范围大,可以方便地摄取立卧位平片,无需过多地搬动病人。由于采用直接数字化DR摄片,仅需数秒钟就可把数据传至PACS服务器保存,供影像科医生写诊断报告,同时可供临床医生在线调阅,医生可立即获取病人影像信息,对于急诊病人至关重要。报告医生不用再输入病人的姓名性别等信息,从RIS直接调入,不用传统的方式去分片、查对片号等工作,完全避免了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我科诊断报告以往检查30min后可取,应用PACS后出报告时间缩短为10min,而急诊病人检查完后立即发出报告。极大地提高了影像及临床各科医生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3.2提高摄片质量,零废片率DR检查方便快捷,智能化程度高,如摄片参数选择基本自动化,一般按国人体型瘦胖标准来选择,无需人工操作。避免了受不同设备、技术员检查水平、冲冼药水等因素影响最终片的质量。由于DR曝光宽容度大,一般不会因曝光条件不当而重摄,使用DR控制台(DROC)默认曝光参数一般均能正确曝光;另外PACS系统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应用图像增强软件可以使得曝光条件不当的图像完全能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基本不存在废片,即零废片率。

3.3提高医生的诊断质量和工作效率:影像诊断工作站具有全中文操作界面,人机界面良好,操作简单方便,有计算机基础的人员经短时培训即可上机操作。我科的医生诊断工作站均配置双竖屏3MP显示器,系统提供全新的数字化软阅读方式,更好地帮助医生进行诊断,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医疗水平,降低误诊几率。同时利用图像布局功能,可按2—16分格进行排版显示,使用不同的窗宽、窗位观察,有利于同一病人多部位检查的图像显示,同时也很方便地对同一病人不同时期的病灶复查对比。由于是全数字化影像,图像层次丰富,清晰度高,医生通过软阅片的方式获取完整的影像诊断资料,利用工作站上丰富的图像处理软件包进行各种后处理,如图像增强软件、频率调整、降噪、窗宽窗位的预设和自动调节、兴趣区测量、图像的反相、旋转、缩放功能、放大镜功能、DICOM图像格式的转换、动态图像的回放、排版打印等。医生能充分利用功能强大的高级图像处理工具,对图像进行详细的软阅片并作出诊断报告。如通过软件调节图像的窗宽、窗位,可以提高小病灶的发现率或有利于心影后、肋膈角及肋骨掩盖的病变显示。影像科医生利用预置的诊断模板可方便快捷地书写报告,经上级医师审阅后,通过激光打印机输出图文报告。如需打印胶片,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排版打印。将为病人提供刻录小光盘,使用家用电脑即可查看图像,方便病人到无PACS条件的医院就诊或外出会诊。PACS的应用使影像科医生利用大部分时间集中精力去分析影像、诊断疾病,提高了影像科医生的诊断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统计显示传统X线成像技术诊断率为84.2%,而用数字成像技术诊断率为93.4%。

3.4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由于计算机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手工操作人为等因素,大大加快了从病人登记、摄片、诊断、出报告等工作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影像科和临床各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高病人满意度,充分体现我院“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科室及医院的管理层可通过PACS统计科室的工作量、经济收入等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为医院提供实时、有序、系统的监督管理,提高医院设备资源利用率,整体上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力。

3.5方便科研、教学及远程会诊交流PACS在医学信息领域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是通过因特网与联网的医院信息共享,同行间进行远程会诊交流等。医生可通过查询窗口输入患者姓名、住院号、检查时间等条件调阅图像,也可按部位、病种等类别输入关键词检索不同病人的信息,PACS服务器数秒内即可显示查询结果,不同于以住的费时费力手工查找的方式,从而好地为临床、科研、教学提供服务。另外,应用DICOM图像格式的转换功能可将一些典型病例转成JPG等格式图片,方便科研资料的保存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6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全数字化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流程,大大缩短病人的等待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增加病人流量,提高医院放射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提高医院在业内的知名度和竞争力。PACS为医院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节省了胶片、洗片药水等耗材,同时节约胶片存放空间。另外,由于影像信息资源的共享,医师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工作效率的提高,住院日减少等也为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

总之,PACS的目的在于促进数字化医院环境的形成,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从根本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竞争力。我院PACS才刚刚起步,就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随着PACS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成熟,远程医学的逐步发展,医院放射科将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无胶片化方向发展,将对医学影像学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