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城乡结合部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之我见

杨开锦蒋玲

杨开锦蒋玲(四川省泸定县成武小学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626100)

【摘要】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关键还得靠学生自己。要使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引导学生建立和执行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的规章制度必须由学生参与制定,只有参与,才有认同。

【关键词】建章立制加强督导文化建设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2)05-008-02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美国心理学家威廉o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公办学校,虽拉入城小序列,但多数学生是县城边沿即沙坝村和安乐坝村的孩子,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以及电站移民的孩子。农村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老师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外来务工人员工流动频繁,他们的子女跟随父母到处漂泊,经常会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因此,孩子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其实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老师的监督与提醒下可以表现得比较好,但离开了外界的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显得较差了。如何加强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呢?多年分管德育工作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积累了如下见解:

一、建章立制,明确活动规则,增强活动效果

规则还是行为与活动的准则,规则意识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项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严格、规范训练才能形成。要使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引导学生建立和执行一定的规则。

1、根据外来务工子女的实际,制定并实施规则意识的养成教育方面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学生一日常规》、《文明班级评比制度》、《校园卫生管理制度》、《升降国旗制度》、《学习习惯评比细则》、《行为习惯评比细则》等,班主任还可以根据班级实际引领学生制定班训及班级公约。

2、开展少先队活动。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在各种活动过程之中。因此我们在活动过程中特别强调活动规则,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使活动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打扫卫生,走进大自然等,每次活动之前都要进行相应的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等教育;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写写心得体会或交流活动收获。学生在这些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与感悟,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使学生由他律到自律,逐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加强督导,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关键还得靠学生自己。学生如果能够做到自我锻炼、自我教育,便能获得真正的自我发展。因此,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的规章制度必须由学生参与制定,只有参与,才有认同。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既能表现出自己的意愿和才干,又能在行动中有意识地按自己制定的制度、目标来执行,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是颇有难度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过程中,还要注意适时督导,反复训练,不断强化。如根据学校提出来的相关评比细则要求,各班形成"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三位一体的检查机制,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对学生的做操、早读、课间活动、路队、班级及个人卫生等进行量化考评,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纠正。这样加大检查力度,不让学生存在侥幸与松懈心理,同时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地进行引导、鼓励与督促,渐渐地规章制度就会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是外来员工子女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渐渐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初步具有自我认识、分析、评价的能力。因此,这个阶段要注意及时巩固、加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能力,促使其良好习惯的稳步形成。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力保障。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实体,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师生美好的心灵,影响师生的观念与行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虽然我们的校舍已无法在选址、建筑及布局上再做大文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校舍内部的陈设布置及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建设不断优化校园物质环境。例如,在每间教室里,有学习园地、班级公约、安全公约、"四项要求"、美术作品展板、卫生角、图书角等。在楼梯及走廊有名人名言、英雄人物肖像和学生艺术作品的选登,有各种文明标语,时时提醒着学生要保持安静、整洁的校园环境,努力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

学生也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者,学生参与校园绿化与美化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良好的规则意识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社区的义务劳动,同时把卫生区、绿化区划分到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建立红领巾监督岗、环保小卫士、文明监督员三位一体的行之有效的检查、评比机制。由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凝聚着学生辛勤的汗水,所以他们会倍加珍惜,自觉爱护,自然也就渐渐养成了不乱扔纸屑、不随意践踏草地、时时处处文明诚信等良好的习惯。

2、重视教师文化建设

教师在学校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工作态度都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建构良好的教师文化,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到第二故乡的爱与温暖,教师要树立起"爱与责任"的光荣感与使命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播种爱。在这种爱的氛围影响下,教师的亲和力增强了,学生对教师有了一种信服感,他们把教师的爱化成了一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驱力。

3.关注"寓德于教"的课程文化建设

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空间,因此,学科教学应成为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很重视寓养成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如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富有思想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重点、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学习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一篇篇引入人胜的课文,运用不同的方法,或分析词句的深刻含义、感情色彩,或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行为,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情感体验,引起共鸣,进而明白道理;或通过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形式,使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利用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积极态度;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这一切都会成为学生习惯养成的动力源泉和内在基础。

四、开展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关键还得靠学生自己。学生如果能够做到自我锻炼、自我教育,便能获得真正的自我发展。因此,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的规章制度必须有学生参与制定,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既能表现出自己的意愿和才干,又能在行动中有意识地按自己制定的制度、目标来执行,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学校有责任提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如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各班中队委员要避免终身制,要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人员、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班级的小报展、学习园地的布置,班队会的组织及红领巾广播站的播出等,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去完成。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到富有意义的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他们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道德行为就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和巩固。

五、优化家长教育工作

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农村里普遍存在家长溺爱孩子、偏袒孩子的现象,这些家长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视而不见,更不能及时纠正;对孩子课余时间监管欠缺,让孩子染上不良习惯;家长在孩子面前率性而为,自私、懒惰、好赌等毛病表现无遗……可见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孩子是否成人、是否成才。既然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如此深远,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对促进学生终身成长如此重要,那么家长就要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清醒的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进而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是每一位家长在所不辞的责任。

首先注意沟通家长与学校的情感,经常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发放"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及存在问题,与家长达成家庭教育的共识。

其次,家长要竭力克制自己容易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的陋习,其中就要包括自己不遵守规则的习惯,如果在短时间里不能改掉不良习惯,但也应该竭力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至少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违规行为,更不应该违规后还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得意洋洋、自以为是的样子。

我国是个教育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在深厚的教育传统积淀中,规则意识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良好的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学生生活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永远都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张春兴

2、《教育新理念》袁振国

3、《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

4、《守规则意识:我做文明小公民》王虹翔

5、《教学技能》四川教育委员会师范处组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