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势让“熟”亦能“生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打破思维定势让“熟”亦能“生巧”

汤静

重庆市渝中区马家堡小学校重庆400042

一、“熟”为何难“生巧”

作为数学教师,我很推崇“熟能生巧”,常常认为数学学习只要多做、多练,弄得滚瓜烂熟,自然就会找到窍门,成绩亦会提高。但这次考试却事与愿违。我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熟能生巧”在其中的解释为: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此成语来源于《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无他,惟手熟尔。”不难看出,熟能生巧是针对技艺型的事物提出来的。而数学是属于思考型的,数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量的数学习题训练和反复的测验考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但绝不是训练学生思维、提升数学素养的好办法。相反,“题海战术”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更严重的是长期的机械重复反而抑制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甚至造成思维的懒惰性。一些未被学生理解而仅通过大量练习掌握起来的数学技能,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很快遗忘。在教学中反复讲解、重复练习,大量机械、单调、枯燥的练习虽能令学生达到“熟”的目的,但正是因为“熟悉”,学生可能会“一扫而过”,“凭着感觉走”因此形成了思维定势,而造成失误。也有可能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只是生搬硬套、肤浅掌握。从这一层面上讲,肤浅的、机械的、形式化的“熟”就不能生出“巧”。正是因为学生太熟悉解题模式,才导致了知识的模式化问题,即熟悉的地方难寻美丽的风景。我想,过度练习、机械重复这就是孩子们造成思维定势、“熟”难“生巧”的罪魁祸首。

二、如何做到“熟能生巧”

1.理解为先,树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识。对数学来说,熟能生巧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西方的数学家、教育家大多认为理解最重要。事实也说明,只有被理解了的数学概念、技能或原理,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后才能保持永久的记忆,才能使“熟”为“巧”提供可能性。

因此,熟能生巧必须走出“盲目练习”的误区,必须以理解为基础,不仅要加强概念教学,充分暴露思维过程,还要加强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实践与探索,抛弃非本质的东西,有的放矢地练习,才能练出效果、练出能力。

2.操作变换,重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的体验过程。“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心理学实验也证明: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重结论”为“重过程”,加强学生的探索,增强学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到对学习目标的“测探”、结论的“创造”中来,把一种或多种解法融入学生刻骨铭心的过程体验中,让学生体会到“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的感受。

例如,教学“正方体的认识”,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拆分、折叠,探究可以围成正方体的6个小正方形的展开图会是什么样子,操作探究,加深对正方体的认识。

这样,教师一改平时的讲授模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同时一改题型的“老面孔”,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时时处处“明察秋毫”。如把原有题目改编成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的开放题型,让学生感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新意,达到“感动过你的知识仍能感动你,吸引过你的知识亦能吸引你”的效果,步入“熟能生趣”的境界。

3.反思总结,强化“学问勤中得”,经历“学然后知不足”的心路历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的获得。学生要构造自己理解的概念,达到学习目的,光有理解是不够的,它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思维策略,才能助其熟能生巧。反思总结便是熟能生巧的关键所在。自己回过头来对往事进行深入的再思考,以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并归纳出结论,这就是反思总结。因此,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建立“错题集”制度,是促进学生反思总结的良好途径。

每当学生的作业、测验出现错误后,让学生用另一本本子抄下错题题目,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写出每一道错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重新再做一遍。当错题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再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反思。概括一段时间以来错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促使其归纳出避免错误的方法,以利于提高他们今后数学学习的质量。

教学的领域博大精深,教师的教学要“以学为本”,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理解的基础上透过结论看到“过去”,透过结论看到“未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从结论的推理过程中找到探索的捷径,让学生感到每一次练习都是探索,达到“走过的,再回头慢走,仍能有所感叹;看到的,再放眼远望,仍能有所发现”的效果,真正打破思维定势,步入“熟能生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