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沈刚

沈刚(信阳市肿瘤医院内科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0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其治疗前24h、治疗后一个月及六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10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到10个月,平均(5.3±1.4)个月,治疗成功率91.2%,并发症发生率是9.08%,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患者相比生存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介入治疗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其具有伤害小、安全性高及恢复快等优势,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在怀孕初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或是在出生后通道未能正常闭合而形成的。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紫绀等表现。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很多,可以分为:无分流型(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等)、左向右分流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向左分流组(法洛四联症),临床上以前两种较为常见。目前对于先心病的治疗主要以介入治疗为主,是指在X线的指导下,在体外操作各种导管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随着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先心病患者治疗的首要选择[1]。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介入治疗对于先心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评价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有105例,其中男47例,女58例,男女比例是1:1.23,年龄在1个月岁到42岁,中位数年龄为5.2岁。经过临床、实验室、x胸片及超声诊断,全部患者均符合介入治疗的要求。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有3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有3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有34例。

1.2治疗方法:

1.2.1介入治疗:所有患者手术均在导管室进行,并在TTE和X线指导下进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全麻,成人进行局麻,在全麻(或局麻)下,所有患者首先进行右股动(静)脉穿刺,置入鞘管,并对右心导管进行检查。其次根据先心病的不同类型,进行左心(VSD、ASD)或者右心(PDA)血管的造影,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在X线的指导下,正确放置封堵器[2]。

1.2.2生存质量评分:应用生存质量量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24h、治疗后一个月及六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3统计学处理:若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组间的t检验进行;对于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者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软件应用SAS9.2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介入治疗先心病疗效情况: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有35例,其中32例手术成功,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有36例,其中34例手术成功,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有34例,其中30经过介入治疗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总的治疗成功率91.2%,并发症发生率是8.8%。

注: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治疗前24h与治疗后1、6个月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逐年升高,在我国,先心病约占全部患儿活产婴儿的0.7%到0.8%,每年大约有15万到17万新生儿患先心病,大约每年有10万患者需要进行治疗[3]。而目前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改进以及器材的不断改善,介入治疗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接受,其治疗效果也日益提高。对于介入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创伤小,愈合快,对与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2)麻醉简单,易操作,避免了由于麻醉造成意外的产生;(3)出血少,不需要输血;(4)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段,安全性较高[4]。虽然介入治疗有以上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通过介入手段没有办法得到治疗,因此,对于先心病患者治疗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制定适合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介入手段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提示,介入治疗对于先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同时对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多改善,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是目前治疗先心病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孔祥清,张智伟,陈明龙,等.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2):213-218.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239.

[3]治远.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