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及最佳剂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及最佳剂量分析

郑新

(北京市顺义区光明南街3号;北京顺义101300)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及最佳剂量。方法:根据患儿就诊的先后顺序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收诊的58例川崎病患儿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其中,先就诊的29例纳入对照组,后就诊的29例纳入实验组。对照组29例患儿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实验组29例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调查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5%、82.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7%、6.8%,数据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比小剂量用药更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高效。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病;最佳剂量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9-0324-01

川崎病也被称之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血管炎综合症,容易损害冠状动脉,引起小儿冠状动脉病变,增加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系数。小儿川崎病患病后,若没有及时得到救治,可能累及至全身血管,特别是心肌与冠状动脉,严重时,可引起心血管病变,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1]。现如今,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常用药,临床证实该药疗效确切,但是关于用药剂量学者众说纷纭。本文笔者将58例患儿分成2组,均给予丙种球蛋白,但剂量不同,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一共纳入对象58例,全部是我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入组时间2017年3月--2018年7月。所有病例临床资料完整,符合小儿川崎病诊断标准,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愿意参与研究,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先天性疾病患儿,且不愿参与研究的患儿排除。按照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将58例患儿分成对照组(n=29)与实验组(n=29)。对照组:29例患儿,17例男,12例女,最小5个月,最大6岁,平均年龄(3.9±0.31)岁。实验组:29例患儿,19例男,10例女,最小3个月,最大8岁,平均年龄(4.1±0.45)岁。上述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有比较性。

1.2方法

对照组29例患儿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分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80028),0.40g/(kg·d),持续用药5d。

实验组29例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单次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2.00g/(kg·次),药物浓度20.00%左右,8-10h内完成输注。

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儿治疗期间,配合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90.00mg/(kg·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同时,统计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3.2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拟定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治疗后,淋巴结肿大、发热、黏膜充血等症状基本消失,临床体征明显改善;(2)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3)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倾向[2]。

1.4统计学方法

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SPSS20.00软件中录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予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n=29,%】

2.2比较患儿不良反应

实验组29例患儿中,1例寒战,3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4/29),对照组29例患儿中,1例寒战,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29),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X2=2.587,P=0.107)。

3讨论

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免疫制剂,具有抑制传染性肝炎的作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抑制细菌性感染以及病毒性感染,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属于被动免疫疗法,采取输注大量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方式,改善患儿无免疫或低免疫状态,中和毒素与病毒,调节机体免疫。现代药理发现,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小儿川崎病的过程中,通过发挥抗体抑制作用,减轻内皮细胞抑制,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及血液中单核细胞封闭,阻断受体免疫,激活受体,促进受体活化与产生,缓解对血管造成的损伤,有效控制病情[3]。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而实验组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6.5%vs82.7%,P=0.001),且组间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异(13.7%vs6.8%,P=0.107)。可见,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用药时,可迅速控制机体细菌及病毒,产生抗体效果,有效抑制因病菌内部细胞的控制而封锁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综上,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有效药,相比0.40g/(kg·d),建议用药剂量为2.00g/(kg·次),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朝辉.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评估及最佳剂量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4):531-532+535.

[2]王丽君,李新英.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140-141.

[3]崔亚梅,阮志稳,郭丽琴.采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6):186-187.

作者简介:郑新,女,(1988.07.05)本科学历,住院医师职称,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儿科,从事儿科内科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