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齐金焕

北京市延庆区旧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109

【摘要】目的:对天麻钩藤饮和杞菊地黄丸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间68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采用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舒张压水平为(82.4±3.7)mmHg,收缩压水平为(132.6±2.7)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水平为(91.5±4.2)mmHg,收缩压水平为(140.5±2.2)mmHg,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和杞菊地黄丸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非常理想。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高血压;阴虚阳亢

高血压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本病的发生与患者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情志都有着直接的相关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增快,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生活习惯不断改变,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西医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在2015年4月-2016年9月间,抽选68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对天麻钩藤饮和杞菊地黄丸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间68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以34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3.6±2.8)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舒张压水平为(95.7±2.1)mmHg,患者收缩压水平为(146.8±2.5)mmHg;对照组患者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3.4±2.6)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舒张压水平为(95.4±2.1)mmHg,患者收缩压水平为(146.3±2.4)mmHg。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相关资料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时间为一个月。

1.2.2干预组:天麻钩藤饮和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方剂组成:钩藤、川牛膝、杜仲各12g;夜交藤、石决明各20g;天麻、泽泻、丹皮、茯苓各9g;熟地黄、山药、山茱萸24g;黄芩、栀子、茯神、川芎各10g;肝火旺的患者配伍龙胆草、夏枯草各10g;阴虚重的患者配伍知母、女贞子各10g。方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口服,治疗时间为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干预组患者舒张压水平为(82.4±3.7)mmHg,收缩压水平为(132.6±2.7)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水平为(91.5±4.2)mmHg,收缩压水平为(140.5±2.2)mmHg,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中风”等范畴,疾病发生与肝肾关系密切。《内经》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2]。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为素体阴虚阳亢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久病不愈则肝郁气滞、气血不足。病久阴损,阴虚则生内热,因此疾病治疗当以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为主要原则[3]。

天麻钩藤饮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传统药物,方中天麻、钩藤、菊花能够起到平肝熄风的功效,辅佐石决明提升平肝熄风功效。川芎、丹参能够活血化瘀,川牛膝同时能够引火归元。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能够滋补肝肾、补脾益肺。同时联合杞菊地黄丸能够进一步达到降压的作用。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舒张压水平为(82.4±3.7)mmHg,收缩压水平为(132.6±2.7)mmHg。虽然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了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能够有效针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能够有效改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效果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

[1]高寒琦,王俊华,王会民,闫建军.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02):129-130.

[2]杜常志,郝金凤,高寒琦,.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8):34.

[3]蒋莉莉.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