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2
/ 2

大豆菌核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研究

倪伶娜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307

摘要:大豆菌核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及时发现、及早防治。本研究主要分析大豆菌核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菌核病;特点;原因;防治

随着我国大豆面积的逐渐扩大、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肥量的增加,加上不利天气的影响,促使大豆菌核病在大豆生产区普遍发生。大豆菌核病的病菌侵染茎和叶柄,影响养分输送,严重的使茎叶枯死,造成豆田植株成片死亡而使大豆减产。一般发病率为3—5%,严重者达50%,植株会成片腐烂、枯死。

一、症状

大豆苗期到成株期均有发生,尤其开花结荚后危害较重,危害地上的部分茎杆,造成茎腐,也可产生苗枯、叶腐、荚腐等症状。一般病害部位先表现为深绿色,湿腐状。在潮湿的条件下可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逐渐使病害部位变白。进而在被害部位的内外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幼苗先在幼苗茎基部发病,以后向上扩展蔓延,病部成深绿色、湿腐状,其上生白色菌丝体,以后病势加剧,幼苗倒伏、死亡。

成株一般在茎部或茎基部产生暗褐色形成条状病斑,扩大后可绕茎一周而形成一段段病斑,后呈苍白色以致枯死,可造成茎杆折断。潮湿条件下病部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其中夹杂有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病茎内部中髓变空,菌丝充满其中,并有菌核散生。后期遇干燥条件茎部皮层纵裂,维管束外露呈乱麻状。

病重时全株枯死、绝产,病轻时部分分枝和豆荚提早枯死而减产。

叶片被害,呈湿腐状,也可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

叶柄分枝均可发病,病部苍白;后期表皮破裂,也呈乱麻状,其上也有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

豆荚病部变褐,以后呈白色,结小粒或不结粒,大多数荚内种子腐败干缩。

二、病原鉴定

大豆菌核病系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sclerotinia.solerotiorum(Lib)deBary(核盘菌)真菌引起。

病菌不形成无性孢子。菌核白色,后期集结成黑色粒状,浅褐色至深褐色,下部有柄,从菌核中长出。

此菌寄生范围特别广。除侵染大豆外,还可侵染向日葵、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小豆、绿豆等豆科植物以及胡萝卜等64科300多种植物。

三、侵染循环

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中越冬的菌核,是主要初次侵染来源。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混杂于种子间的菌核可随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也可引起初侵染。在潮湿的土壤中,菌核存活时间较短。如果气候适宜,土壤表层的菌核陆续萌发而产生子囊盘,子囊成熟后可弹出大量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根据报道,孢子弹射高度可达0.8米,如借风、雨传播,则会更高、更远。孢子外有粘液,可粘附于寄生组织上。孢子萌发主要从伤口或肩质层侵入寄主,尤其是衰老叶片、衰弱的茎和凋萎的花朵最容易被病菌侵染。子囊孢子在田间可存活12天,因本菌不产生无性孢子,但可与菌丝体接触,进行再次侵染。所以,倒伏可使大豆病株上的菌丝接触健株而加重病情。

病菌侵染寄主后,可分泌果胶酶、纤细素酶和毒素,使病部软化腐烂。

四、病害发生特点

1、大豆病情发展严重,损失率大

大豆菌核病在东北地区发生极为普遍,危害较大,一般地块发病率达20%,严重达50%以上。大豆菌核病病菌侵染茎和叶柄,影响养分的输送,严重的使茎枯死,造成大豆田植株成片死亡而使大豆减产。

2、防治困难,防效差,损失大

大豆菌核病在成株后发病重,这个时期打药已经封垅,密度大,用药时很难喷透、喷均,病叶打不着药,效果差,损失大。

五、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的原因

1、广大农户对防治农作物病害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植物病害方面的知识,意识不到防重于治的必要性,致使各种病害得不到有效地控制,从而导致病害发生猖獗。

2、防治措施缺乏规范化。好的防治措施应掌握最佳防治时期,要强调喷药质量。由于防治措施不到位,重点防治对象经常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致使大豆菌核病在局部地块或某乡镇经常流行。

3、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利于病害发生,对其影响很大。年际气象因素变化很大,尤其是降雨因子与大豆菌核病的流行密切相关,多雨的条件下发病较重。

4、采取一些不合理的耕作栽培技术措施,给病害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私自引入高度感病的品种,不执行轮作制度等等。

5、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向日葵、油菜和十字花科植物的种植面积加大,导致大豆菌核病加重。

6、所选用的药剂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农药的种类繁杂,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从而导致防治效果差。

7、采用的药剂不对路,施用药的浓度不够、方法不对等等。

六、发病条件

轮作和邻作。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小杂豆(芸豆、小豆等)、麻类(亚麻等)连作或邻作,菌核发病重;因连作、邻作均可增多菌核数量,初侵染机会多,发病重;一般禾本科作物轮作三年以上,发病较轻。

耕作深翻可将表土层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防止萌发的菌核形成子囊盘,而埋入土表3厘米以下的菌核一般不能形成子囊盘。中耕培土也能破坏和阻止子囊盘的形成。

气象条件、地表温度直接影响菌核的萌发,子囊盘的形成、成熟和湿度则影响子囊孢子的萌发和侵入。

降雨量、相对湿度、寄主生长发育及田间郁闭程度均影响田间小气候,在田间菌源充足时,大豆开花后的气温适于发病。所以,发生的主要条件是田间湿度,如此期多雨(雨日多、雨次多、雨量适中)或高湿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反之,干旱少雨则发病轻。

此外,地势低洼、长期积水的地块比岗地、排水畅通的地块发病重;种植过密也有利于此病发生。

七、防治方法

此病在大豆田主要由初侵染引起发病,再侵染的机会较少。防治重点为减少菌源,以防止初侵染的发生。

1、合理轮作与邻作。因菌寄主范围广,必须防止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小杂豆(芸豆、小豆等)、麻类(亚麻等)进行轮作和邻作,应与禾本科植物,如麦类、玉米、谷子等轮作三年以上。

2、进行耕翻以消灭病株残体上的菌核发病。病田应在收割后进行深翻,将地表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豆杆)拉出田外,以减少菌源。

3、中耕培土,减少菌源。病田应在大豆出苗后及时进行中耕培土,这不但可以促使侧生根形成,减轻根腐病危害,又可将菌核入土壤深层,或将菌核萌发的子囊盘切断,以减轻病情。

4、选用优良品种,如绥农14等品种。在无病田留种,选用无病种子播种。

5、合理密植。每垧地保苗25万株—32万株,氮、磷、钾肥配合施入,排出田间积水等,有利于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

6、化学药剂防治。一般可在菌核萌发出土后到子囊盘形成期喷药,常用的药剂有:

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千克,兑水喷雾;

②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千克,兑水喷雾;

③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750—1000克,兑水喷雾;

④25%施保克乳油,每公顷用药量1050千克,兑水喷雾。

一般于发病初期防治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但一定要喷得均匀周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八.结语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大豆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并在实际生产中掌握具体的防治方法,大豆菌核病这种农业病害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细心钻研农业技术,就一定会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