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例手足口病护理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628例手足口病护理经验总结

魏娜田文娟张瑞娟苏海生

魏娜田文娟张瑞娟苏海生

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咸阳7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提高手足口病的诊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7月份住院的628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包括做好手足口病患儿宣传教育和疫情报告、切断传播途径、情绪和心理干预,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争取尽早识别重症病例,并对我院住院的98例重症患儿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530例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全部治愈,98例重症患儿中,有5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转上级医院救治,其余93例患儿经住院系统治疗后各项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痊愈出院。普通型患儿平均住院6.2d;重症患儿平均住院8.7d。结论:及时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明显提高手足口病治愈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多见。好发年龄主要为3-5岁以下儿童,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儿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甚至导致死亡。据统计,2014年手足口病患儿数量较往年增多,其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比例较前升高。我们对住院患儿进行病毒血清学检测,发现EV71型病毒所占比例较往年有所升高。经过对住院患儿进行优质护理,使患儿治愈率明显提高,及早发现危重病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依据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准,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628例,其中男389例,女239例;其中1岁以下69例,1~2岁238例,2~3岁220例,3~4岁72例,4~5岁23例,>5岁6例。

1.2诊断标准:

普通型手足口病: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皮疹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部、足部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个别患儿躯干、肘关节、膝关节处可见有疱疹。其中症状不典型者仅表现为单一部位斑丘疹,诊断需结合血清学检查。

重症手足口病:在上述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头痛、呕吐、易惊、嗜睡、谵妄、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急性迟缓性麻痹、惊厥等表现。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频繁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发绀、血性泡沫痰、脑疝、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的表现。

2护理

2.1切断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为密切接触及空气传播。主要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生活用品等,或者与患儿密切接触而造成感染。根据其传播途径,我们采取以下方式。①室内勤通风,保持环境整洁,并应用含氯消毒剂每日进行消毒;②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③及时清除各种垃圾;④对患儿家属进行宣教,护理患儿前需进行手卫生。

2.2优质护理

2.2.1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并对家长进行宣教

①心理干预: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及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不同心理采取相应的心理支持,从而消除其恐惧、焦虑的心理,使其能配合治疗。

②家庭干预:向患儿家长说明需给患儿多饮水,进清淡、温凉、无刺激、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并向患儿家长说明如出现高热不退、频繁发惊、肢体抖动、恶心、呕吐、四肢湿冷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1]

2.2.2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对症护理:①发热:遵医嘱间断应用退热药物,并可交替应用温水擦浴、头部冷敷、水合氯醛灌肠;②口腔护理:指导家长在患儿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再用利巴韦林喷剂外用于口腔糜烂部位,也可使用康复新液涂抹或口服。③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物以柔软、舒适、宽大的棉质为优。如疱疹较大时可采用炉甘石外用,促进疱疹液吸收,进行注射时要避开皮肤破损处,对已经抓破的疱疹要及时涂消毒液,必要时进行敷料包扎,定期换药。[2]

2.2.3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针对重型手足口病,在护理过程中需监测生命体征、血糖、尿量、皮肤颜色、皮肤温湿度、意识状态、瞳孔大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周围血象、动脉血气、胸片等,尤其是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一下4点:①对体温<38.5℃者可采用温水擦浴,降温贴、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如体温≥38.5℃,应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给予退热药物,常用布洛芬缓释混悬液、小儿退热栓、水合氯醛,6~8h可重复使用,也可应用特殊物理降温方法。②重症手足口患儿常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剂量为5mL/kg/次,于20~30min快速静滴完毕,据病情可4~6h一次。在应用甘露醇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局部注射部位,避免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应注意适量补充液体,并观察患儿尿量,皮肤粘膜,避免出现有效循环血量减少[3]。③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应避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置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用无菌透明贴覆盖穿刺点。进行严格手消毒,定时更换敷料,若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污染时应立即更换。④对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的患儿,需进行机械通气,在护理过程中需加强气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行吸痰。并可将患儿床头抬高30°~40°,防止患儿误吸误咽,增加患儿舒适度,降低VAP的发生率。

结果:本组628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疗和优质护理,于我院完全治愈623例,均无并发症出现。5例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其中2例患儿抢救无效死亡。

讨论

目前手足口病为我国常见、多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好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虽然该病的病死率较低,但极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多在1天以内,偶尔在2天或以上进展至至呼吸循环衰竭期,数小时可导致死亡。且患儿年龄小,常无法进行准确表述,易因哭闹不配合治疗,在护理方面尤其应侧重于对患儿情绪的观察,避免刺激性护理行为和护理操作加重患儿不适。[4]综上,我们发现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患儿死亡率、致残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肖万玲,易云兰,门诊手足口病护理操作流程与管理.[J]吉林医学.2014.3.(35)1524-1525

[2]郝婕敏,王梅.手足口病患儿353例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2)253

[3]鲁萍,黄一文.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护理学杂志,2008,10(19):15-17.1524-1525

[4]彭洁强,丘友谊.儿童手足口病的针对性临床护理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