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和生活教学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小学品德和生活教学有效性研究

母荣峰

(四川省马尔康市第三小学四川阿坝6240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2-029-01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的影响,因此,他们对于一些生活常识的认识和理解都是肤浅的,为此,小学《品德和生活》课程的教师要采取科学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善于构建一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学习氛围。一般而言,《品德和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前提的,以培养学生良好得到、积极参与和热爱生活为任务的一门学科。因此,《品德和生活》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要贴近学生生活才能促使学生运用自身思维去看待现实生活,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融合其他教师优秀成果基础之上,探索出一条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学习氛围中,促使他们在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中接受道德熏陶,进一步提高《品德和生活》课程有效性。

一、贴近生活、重视行为和指导生活

1在贴近生活中强化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

小学《品德和生活》课程富含很多规范学生良好言行习惯的内容。比如: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学会自我照顾自己、热爱生活、和小伙伴和谐相处。爱护校园环境等等,为此我们教师要进行高标准和严要求,以便规范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2在步入生活中进行系统教育和随机教育

为了又快又好完成小学《品德和生活》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此,作者认为:生活中处处是教材。为此我们教师不能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材研究和实践上,更要引导和组织学生走进生活,重视随机教育,彰显教育合力,结合学生思维特征进行有意识和有步骤的引导,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现状有机结合,促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道德熏陶,紧密联系教材和生活的联系性。针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和集体意识很淡薄,为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和有步骤促使学生意识到全面和正确看待生活和集体,树立集体意识,形成集体荣誉感。由此一来,学生在一种亲切和自然的氛围中,不仅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在一种集体呵护下提高服务集体意识。

二、寓教于乐、精巧设计和优化生活

《品德和生活》和其他学科类似,都需要师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要注意一下几点:

1在加深学生生活感受中精巧设计教学形式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社会性教育的初始阶段,为此我们教师要精巧设计一些新颖独特和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和引导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此外我们教师i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精巧设计教学形式进一步推动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组织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在体验和感受中积累生活常识和发展能力。此外,小学生局限性,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新颖独特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假如我们的课堂单一乏味,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学和畏惧学习的心态,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促使他们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促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生活氛围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2在生活中延伸教材内涵

教材只是起到引导性作用,而并非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因此,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延伸性,以不同视角,将那些生动活泼和富含德育的内容融于教学内容中,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和负担,促使学生亲近教学内容,为此我们教师要进一步挖掘本地区和本班学生有利契机,对教学内容进行进行延伸,删减或者重组,这些贴近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的形式很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3在生活中进行激励和评价

关注激励和评价是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现代化教育,我们教师要学生用发展和全面的视角看待每位学生,促使他们在我们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对自身形成正确和全面评价,进而更好的体验生活和为人处世。此外我们教师可以进一步延伸评价和激励的内涵,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纳入其中,关注学生点滴成长过程,进而树立一种全面客观评价学生。

言而总之:小学《品德和生活》课程需要以生活触角,组织和引导学生体感生活和感受生活,加强教材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性,进一步挖掘德育内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广阔和丰富的生活中,此外我们教师要深层次触及教材内涵和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才能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使学生轻松和愉悦、最大限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