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12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

廖欣

廖欣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2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在急性发作期和围手术期给予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28例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的视力和眼压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而且是促进术后恢复的关键。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房角关闭,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诊病症[1]。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在数日内失明,因此,需及时进行治疗,同时,相应的护理干预亦不可缺。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12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急救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男42例,女86例,双眼发病29例,单眼发病99例,年龄30~86(58±3.6)岁;入院时患者视力光感有40个眼,HM~FC有43眼,0.01~0.04有32眼,0.05~0.1有27眼,0.12~0.25有15眼,?0.3没有。眼压35mmHg~78mmHg。

1.2方法

128例患者均经过降低眼压、手术治疗及急救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其护理方法分别为:

1.2.1急救护理患者确诊后立即按医嘱静滴20%甘露醇250ml和眼部滴1%毛果芸香碱进行抢救,目的是尽快降低眼压挽救视功能。嘱病人把眼睛分别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在滴眼药水时,每次滴药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部2min-3min,以免药物通过鼻粘膜吸收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同时要密切观察眼压和病情变化,注意药物反应[2]。

1.2.2心理护理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会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担心预后,担心视力会下降,护士需对患者进行耐心、热情的护理,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嘱患者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吸收新鲜空气,要求患者提高自身自制力,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性。

1.2.3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遵医嘱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1)术前滴抗生素眼药水,4次/日,预防感染。(2)术前嘱咐患者做好洗头、洗澡等个人清洁卫生工作。(3)手术前夜冲洗泪道,泪道不通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保证手术前夜充足睡眠,焦虑严重者可口服镇静药物。(5)术晨监测眼压,遵医嘱在术前30min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降低眼压。(6)术晨冲洗结膜囊,嘱患者上下左右转动眼球,充分冲洗结膜囊。(7)术前血凝酶2u肌注,预防术中出血。

1.2.4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因术眼包扎、眼部不适等原因,降低了其生活能力,护理人员应细心照料患者的生活起居,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向患者讲解术后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后的治疗护理。同时,鼓励患者主动寻求帮助,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

(2)术眼的护理:术后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勿转动眼球、勿剧烈运动及剧烈咳嗽。如有不适尽快告知医护人员。同时需要注意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渗出,如有,需报告医生及时换药。术后第一日拆开术眼敷料后,遵医嘱给患者滴抗生素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术后一周左右可以教患者自行按摩眼球的方法,形成更好的滤过泡,防止粘连,提高手术成功率[3]。

(3)疼痛的护理:对于疼痛的患者,护士需要认真听取患者对疼痛的感受,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可采取不同的疼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根据不同的疼痛程度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分散其注意力,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力。术眼疼痛多见于术后3-4h,是常见的不适症状,如此后仍疼痛,护士应详细评估疼痛的原因,必要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如伴头痛恶心呕吐,应测眼压,并给予对症治疗[4]。

(4)饮食护理:交待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注意荤素搭配。每次饮水量要适宜,不宜超过300ml,同时告知患者不宜烟酒、浓茶、咖啡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前房出血:一旦发现应嘱患者半坐卧位,立即告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止血和抗感染治疗。(2)前房浅或消失:由于房水滤过过快造成,可加压包扎术眼,防止房水过快流出前房;对于仍无法控制的浅前房可加固结膜切口缝线,促进滤过泡的形成[5]。(3)前房发炎:此时应遵医嘱给予阿托品为术眼散瞳,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或全身应用,避免虹膜粘连的发生。

1.3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及家属滴眼药水的方法,并让患者演示一遍,以便患者正确掌握滴眼药水的方法,并交待患者注意眼部清洁卫生,防止术眼发生感染;交待患者7-14天内到门诊复查,监测眼压、视野变化;并告知患者,如出现虹视、眼胀痛、视力减退等不适,应及时到门诊检查。同时嘱患者保持心情愉悦,规律生活,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不过度用眼,不长时间低头活动,不在暗环境停留时间过长,禁止吸烟、饮酒及进食辛辣食物,饮水量要适宜,每次不要超过300ml。

2观察指标

观察128例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的视力和眼压的变化。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比较采用t检验。

4结果

(1)128例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的视力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128例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的视力(矫正)检查结果(眼数)

视力光感HM~FC0.01~0.040.05~0.10.12~0.25>>0.3

入院40433227150

出院151012324048

(2)128例患者入院前和出院后的眼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科急症,致盲率极高,治疗的原则是迅速降低眼压,积极挽救视力,减少组织的损害,待眼压正常后可考虑手术治疗。同时给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围手术期运用急救护理、术前和术后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由于青光眼患者的发病,不仅有遗传因素,而且大部分受性格因素及情绪影响,患者如过度兴奋与悲伤、情绪激动、大发脾气、紧张、思想顾虑等不佳心理因素,可引起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失调,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睫状体水肿,向前移位而堵塞房角;还可使房水生成增多,后方压力增高,周边虹膜向前膨隆而促使房角关闭[6]。

本研究结果发现,全部患者均经过药物降低眼压进行急救处理和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患者住院7-11天,平均8天,出现前房炎症有9例,出现浅前房有8例,前房出血5例,出现低眼压有7例,高眼压有6例,均进行观察、药物处理,全部治愈后出院,

因此,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护理尤为重要,而围手术期的护理,更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术后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房秀平,韩冲,师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0,32(9):1125.

[2]吴梅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4C):1078-1079.

[3]吴美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M].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356-357.

[4]童小杰,王建荣,刘虹云.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1):62.

[5]潘平,陆鸣岗,邵倩.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52-3753.

[6]贾变瑜,杨萍,刘素英.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心理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