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意境铸造提升鉴赏能力

/ 1

了解意境铸造提升鉴赏能力

林安熙广西都安县第二高级中学

近年高考强化了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察,考试题型也由往年的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这就加大了古诗词教学的难度。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关键在于要了解古诗词意境是怎样铸造与熔炼的。意境是对艺术形象的一种极高的美学追求,一般的主客观相融即情景交融并不一定都有意境。优美的古代诗词,其意境高远,不外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出自艰难,成似容易。”就是说在构思时须经过艰苦险奇的过程,而在诗成之后,又要显得使人感到平易自然。例如初中课文里杜甫的《春夜喜雨》,首联中一个“好”字既通俗又切题,说它好,科毫无诗意,平白如话;而这一个字的好处也在这里,不加雕饰,脱口而出的“好雨!”道出了一种迫不及待的礼赞心情,与题中“喜”字相切合。接着又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万物复苏,农人忙种之时需要雨,故而“当春乃发生”。这就是春雨知情达理而让人“喜”的原因了。颔联还说这春雨风格高尚,“潜入夜”、“细无声”表明它有意“润物”,无心讨“好”,古人说:“善欲人见,非是真善”,真心实意做好事,行善的人不图别人的回报,往往悄悄地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做好事。如果一个人做点好事唯恐别人不知,处处显山露水,那就是有哗众取宠,动机不纯的嫌疑了。这场“好雨”正体现了好人的人格,它不是在白天造点声势,在光天之下让人看得见,听得清,以博得大众的“好”评,而是选择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的劳动的时间悄悄的来,在人们酣睡的夜间无声的、细细的下,唯恐别人知晓。诗人笔下“好雨”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可见意境之深远。但诗句通俗易懂,平淡无奇,如话家常,毫无雕琢之痕,然而诗人在构思时却经过艰苦险奇的过程,这正王安石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故人庄》也一样,全诗几乎没有一个用力的字眼,全“无刻画之迹”(方回《瀛奎律髓》),如“合”、“斜”、“就”可说是平淡无奇。细细品尝又觉得无他字可以替换。“合”把一座绿树环抱的村庄写得幽静宜人,仿佛一个“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极富魅力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斜”表现了青山对村庄的亲近之意,村庄对青山的依恋之情,叫人怜爱。“就”更似毫不经意、信手拈来,但也最是恰到好处,最为亲切自然。确是“语淡而味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至于情,读来亦似很淡,但在面对宽敞的谷场,油绿的菜圃的窗前“把酒话桑麻”令我们记起与农民“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陶渊明,以预约“就菊花”结束这次探访又让我们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的陶渊明,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诗中洋溢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这真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情”(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闻一多说孟诗“谈得看不见诗”元人房颢在《老逸堂诗话》里也说:“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唐僧皎然在《诗式》里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杜甫的《春夜喜雨》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就是“出自艰难,成似容易”的实例。二是“取境偏高”。取境高是指引创作的良好起点和有益的路标,是作者进行情景交融具有指导作用的审美趣味。例如王之涣《登颧鹊楼》抓住山与黄河这两样主要的景物,用落日和大漠作为衬托,只用十个字把雄伟的气势表现出来,下半首写诗人对这雄伟的气势仍感到不满足,诗人要登得更高,望得更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形象概括了诗人豪迈情怀。他的情思已超越现实,仿佛楼高无限,只要一层层登上去,眼界就越来越开阔,所能享受的美景就越来越多。一个“穷”字,一个“更”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对更高更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富于哲理的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流传至今,仍有其生命力,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体验,对我们仍然是有启发的,这首诗的意境是多么高远啊!这就是“取境偏高”所取得的结果。再如,李清照《声声慢》取晚风、秋雨、归雁、梧桐等原本无情之物组合,以“怎一个愁字了得”进行深情感染,使无情之物全部笼罩上此时此地女诗人特有的“愁”意成为具有浓郁愁情的意象,于是个人命运便与国家败亡联成一气,于秋雨黄昏“最难将息”中蕴含了家愁国忧的命意,意境十分深沉。这里列举的两首古诗都是“取境偏高”的实例,可见取境高下,决定于作者世界观和人生态度,同时也说明艺术境界取决于思想境界。掌握了古代诗词铸造意境的方法,鉴赏能力自然相应提高。对高考来说,有了这方面的知识,考试也应能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