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契约精神”迎来315课改另一春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用“契约精神”迎来315课改另一春天

孟小平

孟小平

〔摘要〕契约精神是指存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以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为主要态度的一种责任精神。在以学生为主体的315课改背景下,契约精神显然已成为核心精神。从学生主动性而言,契约精神关系到学生自我角度的认识和定位,关系到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本文试图从实际教育教学案例入手,通过从五个方面进行根源的深入分析,并结合现实教育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培养契约精神。

〔关键词〕315课堂上学校生活中培养契约精神根源策略

契约精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平等、合作、守信的精神,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恪守承诺、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人有了契约精神,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有责任的事需要自己去完成,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学校315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前后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校的管理模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用良好的契约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而契约精神不是天生就有的,存在一定的外界原因。

1契约精神缺失的根源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中小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也处在变化之中,趋向于多元化。认为课没认真上,成绩不好,没有高中毕业的人,成功的事迹很多,觉得自己也有这个能力。不需要成绩和文凭一样能像别人一样成功、成才。价值观模糊的他们,忘记了根本的一条原则,你能成才,就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遵守规范、恪守承诺、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1自我意识较重。做事随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毫不理会别人的感受,缺乏团队意识,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在315课堂中,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组内的问题没有主动参与解决,而是放任不管。同时,觉得读书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跟老师无关。以后的日子过的怎么样,好还是坏,也是自己的事情,跟父母无关。殊不知,父母的期望是多么的强烈。全然忘却了自己作为子女肩上承担的那份感恩和回报父母的责任。

1.2责任意识淡薄。现在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不够,厌学现象突出。觉得,来学校学习,全是因为父母的压迫。原先自己的成绩,离录取线有几分,或者差距比较打只能上职业高中,自己有点放弃学业,知道跟不上高中的课程。但还是被父母拉到高中学习。使得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把自己的成绩不好,全归结于父母或者学校,从而弱化了自我约束意识,过分的放任自己,缺乏契约精神。

1.3价值观念偏差。他们盲目崇拜歌星、影星、大亨、大款,盲目崇拜身边或者生活中有钱有势的人。比如:班内学生会比较攀附因为打架而受过处分的人;依赖家里条件较好的同学。一些学生也知道作为学生不能吸烟,酗酒有害身心健康;知道中学生不能染发,不能佩戴首饰;知道网络游戏、不健康音像制品会影响毒害自己的健康成长,但他们抵抗诱惑的能力太差。为了追求时髦,表现自己,彰显个性,只顾玩乐,不计后果。

1.4家庭教育不良。由于一些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娇惯,过多地照顾满足与迁就保护,使独生子女在家庭处于特殊地位。在学校表现出恋家、适应不了学校的生活,个人寝室打理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从而更期盼这家庭优越的照顾。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有很多弱点,由于物质需求的极大满足,缺乏对艰辛的切身体验,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缺乏义务感。

1.5学校教育片面。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生活的主要环境,教育不当是学生缺乏契约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同时,有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无责任感,对教学任务应付了事。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培养契约精神策略

契约精神是现代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那么,教师该如何调整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心理状态,培养和确立他们的契约精神呢?

2.1在课堂上,以315小组探究去培养学生契约精神。

以下是一堂315高效信息技术公开课课堂上的一个片段:

在这几个涵盖大量知识内容的环节当中,教师的讲解不超过5分钟。教师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主战场,学生是主体,老师起的作用仅仅就是一个导向。学生315自主课堂的氛围中,学习组内合作和小组责任义务、契约精神。通过将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同时教师的监督和指点,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个约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当中,只要你有任务,那你就有义务,去积极完成它,培养学生315课堂当中的契约精神。

2.2在校园生活中,契约精神也无处不在。首先,作为班干部,有责任和义务,去管理班内其他同学。其次,学校布置的工作和任务,要及时完成。上报表格要守时意识、注意截止时间。然后,对于学校要求传达给家长的沟通意见,要诚实传达,不提供虚假信息。最后,在学校选修课的开展过程中,学校一直要求学生养成责任契约精神。选择选修课是每个同学的权利,同事也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督促学生“选择之前眼睛看清,选择之后一诺千金”。另外,对于每个同学,班级、寝室、餐厅都一就责任包干制,精确到人。跟每位同学签订承诺契约书,也是以一定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契约精神。

2.3给予学生尊重和关爱,唤起自尊和自信。在过去,教师在师生关系中都处于一种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会用自己的威严,压迫着学生学习。增强外在的压力,致使学生不敢犯错,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根本上,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一种为老师学习的意识,谈不上对自己的约束。

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力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在教师的尊重和信任重能唤起自己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增强自己的约束力。需要让学生主动、内在的责任心促使积极投入学习。养成一种自己“不应该”犯错误的意识,而不是“不敢”犯错误的心态,培养契约精神。

2.4加强角色教育和引导,增强契约意识。角色不同,责任不同。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明白自己应当遵守什么规范,承担什么责任,履行什么义务,才能提高选择行为方式的能力,学会用契约精神加强自我约束,从而塑造自己。

对家庭而言,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在家做到孝敬、体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让父母操心。在学校里,自己是一名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团结热爱集体,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要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完成。对于社会而言,自己是一名小公民,要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学生在了解自己角色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日常品德教育等各种方式,使角色责任不断在他们心中得到强化。

2.5强化家校联系与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摇篮,父母和教师一样,担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家庭教育在整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时候,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小孩子一生的性格、素质、能力、态度。教师应积极同家长建立各种联系,联合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尽量让家长学习和了解有关教育的科学知识,使他们意识到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其施教,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与关爱协调统一起来。提高独立自主的能力,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增进他们对父母的理解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家校联系合作,努力改变家长教育方法的片面性,培养学生责任感意识、培养学生契约精神,促进健康发展。

后记:呼唤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是当前教师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每个教育工作者,不仅应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契约精神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师也很有必要将契约精神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我校的315课改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进一步加强课改工作,稳固课改成果,深化315课改已然成为又一难题。契约精神的培养将是另一个突破口。是挑战必是机遇,处理的好了,将迎来我校315课改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研究

2丰建胜.教是为了不教(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