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临床疗效分析

王洪君

王洪君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远进行治疗的4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两组患者的都以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肝硬化腹水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70-02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其中腹水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对于肝硬化腹水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治疗,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我院应用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所有患者都经彩超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腹水。42例患者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1.5±2.4岁。肝硬化病程7-19年,平均病程10.1±1.9年。乙肝后肝硬化27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丙肝后肝硬化5例。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即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水钠摄入。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保肝,降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速尿等利尿剂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治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脾肾阳虚,血淤气滞,水湿内停给予党参15g,白术10g,猪苓10g,附子10g,肉桂3g,丹参15g,鸡血藤20g,当归10g,泽泻10g,地胆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对于肝肾阴虚的患者给予龟板25g,憋甲15g,生地15g,寸冬15g,腹皮25g,茯苓15g,泽泻15g,茅根15g,阿胶10g,泽兰15g,白芍15g,枇杷叶10g,翠衣25g,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患者都以30天为1个疗程,1给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疗效判断

1)显效:肝功能恢复,腹水基本消退,患者状态良好,肝脾无肿大。2)有效:肝功能好转,腹水消退治疗前50%,患者状态尚可,肝脾略肿大。3)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以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20/21),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1.43%(15/2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这也国内学者颜君[2]研究结果相符合。总结其原因在于,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的给予中医辨证施治,例如对于脾肾阳虚,血淤气滞,水湿内停的患者给予党参,白术,猪苓,附子,肉桂,丹参,鸡血藤,当归,泽泻,地胆草治疗,健脾益气,猪苓,泽泻的作用为利水渗湿,泻热,本草纲目云[3]:“猪苓淡渗,气升雨又能降,古能开腠理,利小便。附子,肉桂均归心,脾,肝及肾经,可温脾阳,补肾阳。鸡血藤,当归行血补血,泽泻,地胆草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全方健脾温肾,化淤行水。对于肝肾阴虚的患者给予龟板,憋甲,生地,寸冬,腹皮。茯苓。泽泻。茅根。阿胶,泽兰。白芍,枇杷叶,翠衣。龟板的主要功效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憋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生地清热凉血;寸冬养阴生津,腹皮下气宽中,行水。茯苓健脾渗湿,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阿胶补血止血,泽兰祛瘀通经,活血行水,白芍通顺血脉,去水气,利膀胱。枇杷消渴,全方理气化淤,清热通腑[4]。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洁,张为民.消胀方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3(5):98-99.

[2]颜君.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疗效的初步分析[J].心血管病防病知识,2014,4(4):103-104.

[3]牛胜利.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3,4(4):121-122.

[4]农志泓.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3):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