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丸加味治疗崩漏3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寿胎丸加味治疗崩漏30例临床观察

强科娟

强科娟

(江苏溧阳市溧城镇新昌卫生院213300)

【摘要】目的:观察寿胎丸治疗崩漏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应用自拟寿胎丸加味方,加减治疗崩漏30例。结果:临床痊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寿胎丸具有调补肝肾,补益气血,固冲止崩之效,有显著治疗崩漏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应用。

【关键词】崩漏;中医治疗;寿胎丸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76-02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两者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概称为崩漏。崩漏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证。多见于青春期少女及围绝经期妇女。近年来,随着上环及人工流产术的增加,育龄期妇女发生崩漏亦较前增多。笔者于2012年起采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崩漏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均为门诊病例。其中,青春期患者12例,育龄期患者4例,围绝经期患者14例,病程最长1年,最短10天。30例患者均经检查,排除有关器质性疾病,按《妇产科学》第六版标准诊断进行筛选。

1.2方法

采用自拟寿胎丸加味方治疗。处方:川断15g,桑寄生15g,菟丝子15g,阿胶(烊化)10g,杜仲10g,生黄芪20g,生地炭15g,益母草15g,炒荆芥10g。随症加减:出血量多,气虚证明显者,重用黄芪,加党参15g,仙鹤草30g,乌贼骨20g,煅龙牡各15g,升麻5g;阴虚证明显者,加女贞子15g,墨旱莲15g,血余炭10g,地骨皮10g;腰酸明显,加补骨脂15g;伴小腹疼痛,经血紫黑有块,加蒲黄炭(包)10g,生茜草10g,景天三七20g;肝郁证明显者,加丹皮10g,焦三栀6g,炒黄芩10g。每日一剂,3煎3服,5日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标准,治愈:经量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以上;好转: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期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月经周期、经量无变化。

1.4疗效统计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3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3病案举例

患者李某,女,49岁,2012年11月23日初诊。患者近1年来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三月前曾因“经血淋漓不尽20余天”行“诊刮”术,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拒服激素治疗。此次于2012年11月1日经行,量由多到少,色由红到淡,淋漓不尽至今未净,伴腰酸腿软,头晕目眩,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无力。因惧怕诊刮,遂来要求中医调理。患者系围绝经期妇女,肾气渐虚,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乃成崩漏。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属于脾肾两虚型,久漏多瘀,此病属虚实夹杂证。治宜调补脾肾,补气摄血。予寿胎丸加味治疗,药用:川断15g,桑寄生15g,菟丝子15g,阿胶(烊化)10g,杜仲10g,生黄芪30g,益母草15g,乌贼骨20g,煅龙牡各15g,仙鹤草30g,炒荆芥10g,蒲黄炭(包)10g,升麻5g,生地炭15g。服药5剂,经血停止,自觉精神状态较前好转,仍乏力、腰酸,继以上方去乌贼骨、煅龙牡、蒲黄炭、加党参15g,补骨脂15g,枸杞子15g,再服5剂以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无复发。

4讨论

崩漏多见于月经失调发展而来,也属于月经病。离不开天癸、气血、肝、脾、肾、冲、任、督脉等辨证,总的发病是因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崩漏虽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不同病变,但由于损血耗气,日久均可转化为气血俱虚或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无论病起何脏,“四脏相移,必归脾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以致肾脏受病。

脾肾两虚是崩漏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肾是月经之根。寿胎丸加味由川断、菟丝子、桑寄生、杜仲、阿胶、生黄芪、生地炭、益母草、炒荆芥等药物组成,方中川断、菟丝子、桑寄生、杜仲、阿胶均归肝、肾两经,可调补肝肾,补血止血。川断能调血脉,能行能止,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菟丝子补而不峻,温而不燥,为平补之药;阿胶甘、平,可补血止血;杜仲为肝经气分药,润肝燥,坚肾气。再加生黄芪补气升阳,气固而血自止也;生地炭凉血滋阴止血,可制诸药之温;益母草活血利水,以防瘀血形成;炒荆芥为血中风药,有行血而不破血,止血而不留瘀之功。本次病例研究中,笔者采用自拟寿胎丸加味,牢牢抓住了肝脾肾在崩漏发病中的关键,从“久崩多虚,久漏多瘀”病机入手,因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6-10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