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之中外有何不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玉器之中外有何不同

袁林君

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国人对玉的喜爱程度令很多外国人感到费解,为何玉器对中国人来说如此重要,在奥运会这么重大的体育赛事的奖牌上,也要有玉的影子。很多中人也仅知道玉乃君子之物,是品性的象征;而且雕刻精美的玉器往往价值不菲。来到博物馆中,人们看到件件雕刻工艺复杂,造型巧夺天工的玉器,不禁产生了疑问,玉器质地较普通石头更坚硬,为什么在生产工艺如此不发达的石器时代,先民们为何要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将石头雕刻如此精美;看到玉琮和玉璧的时候,会想,为什么要将玉器作为祭祀的重器呢。此文就这些问题,试着做出浅显的回答。

关键词:石器时代;玉器;文化;外国

玉作为石头的一种,创世之初便出现在地球上,伴随着人类文化的开始,便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石器时代,人类运用和改造石头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玉,并将其从普通石头之中剥离出来,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器物,并赋予其精神力量。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喜欢玉,就更应该对其历史有所了解。

一、玉在远古时期的地位

(一)玉伴随人类文化的开始

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阶段,也是人类登上历史舞台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它占迄今人类历史时间的97.5%以上。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使用石头作为工具进行日常的生产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磨制石器愈发成熟,人类社会也逐渐进入到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出土的石磨棒和石墨盘就是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精品。总儿言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就注定了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有三:一是采集、而是渔猎、三为制造石器工具,古人在用制作石器工具时,往往会碰到质地坚硬的,色泽温润透亮的石头,用其制作的工具不仅坚固耐用而且美观,久而久之人类便会不自觉的注意到这些石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民的精神生活逐渐提升,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装饰品的出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饰品的原材料很简单,往往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骨头和石头等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这时候玉器这种石材便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作用,玉,石之美者。“内蒙古赤峰、辽西距今8000—6000年的兴隆洼、查海遗址出玉玦、匕形器、管、凿,按功能分类,玉玦、玉匕形器和玉管均为装饰品”。此时的先民的审美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物质和人体美感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升华了自身意识,可见先民每当遇到如此的石头后,人们就会细心对之,久而久之,玉器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玉是权利象征

玉器,不仅仅作为装饰品存在,一直以来便是权利的象征。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中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在部落中,等级高的首领往往拥有些特殊的器物,以彰显其权威,这时,玉器自然就是首选,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雕刻精美,而龙形,自古是帝王首领的象征,用玉刻,其等级定是十分之高。

红山文化墓冢随葬品种发现,随葬玉器的种类、数量及器类组合关系的变化往往与墓冢的等级高低直接相关。大型墓葬中随葬玉器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中、小型墓葬。且出土的勾云形器、箍形器、玉琮、壁灯器物在中小型墓葬中没有发现。可知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内部分化剧烈。等级制度随之出现,玉器的使用成为特权阶级的代表,也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和标志。此时的用玉制度应运而生。

(三)、玉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

红山文化墓葬中发现一种葬俗,只葬玉器或很少葬陶、石等其他器物。这些玉器埋葬在宗教气氛和明确祭祀对象的祭坛、庙宇和积石冢组成的祭祀遗址群内,且多见神化动物形象,方圆一体的玉环壁和其他造型神秘的器物,其连接神灵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中华民族是在新石器时代便进入了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巨大,耕种的种子来源于自然,灌溉的水来源于自然,当遭遇自然灾害时将是灭顶之灾,我们的祖先会以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这时候便有了祭祀来祈求上天的庇佑。玉来源于自然,且是美丽的石头,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是自然界中精华的集合,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玉”作为沟通天地人的媒介,赋予了它更深一层次的寓意。《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而出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大量玉琮和玉璧,便是最好的证据。

(四)玉与儒家文化完美结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文明的曙光愈来愈近,国家的到来,使得宗法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农耕民族在进入文明时代前就选择了“玉”作为承载东方农业文明的礼仪思想,推行其礼仪制度,传播其礼仪文化的最佳载体,形成了东方农业文明最独特的玉礼器、礼玉制度和礼玉文化。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而五德分别指:忠、仁、诚、节、勇。《礼记·曲礼》中提到“君无故,玉不去身。”和《左传》所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可见玉在中华民族中的重要地位,人们天然的质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此时儒家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的自然属性之中,随之“君子比德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这就将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确定下来,奠定了玉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二、玉器在其他文明中的处境:

(一)文化断裂

国外人对玉不感冒,并不代表其远古的先民对玉器不重视,大量考古发现表明,玛雅(Maya)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更是美洲大陆非常重大的古典文化,主要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合众国的尤卡坦半岛及附近地区,包括今日的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的部分地区。

与中国人、新西兰毛利人一样,玛雅人也特别喜爱玉石,成为美洲玉石文化的代表。其实美洲蕴藏着大量的玉石资源,但最早发现加以合理利用并赋予玉石特别观念文化的,当属玛雅人,而且持续3000年左右。玛雅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赋予玉石种种神秘意涵,制成形制特别的器物,不仅艺术技法高超,构思别开生面,而且不少玉石器的用途与中国早期玉石文化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用于丧葬、祭祀天地鬼神等。一些玉石动物的形象,如蛇,与中国艺术表现手法十相似,是偶然还是文化发展必然,令人玩味。有些人物的玉石装饰,特别是玉石耳饰,更与早期中国文化有相同形式与方法,这都体现着,在远古时代,人们对玉器的特殊情感,是部分地域和文化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与石器的朝夕相处所决定的。

但是为什么现在国外的人们会困惑,中国人为什么会对这么块石头这么感兴趣,这不是说国外人不喜欢,也不是国外的玉料稀少。我觉得是因为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外,其它的文化是中断的,如今只剩下座座令人望而生叹的宏伟建筑,其自身的文化没有延续下来。

(二)后进文明的排斥

国外的商业文明发达,其商业文化决定了他们更喜欢便于分割的稀有物品作为货币。而石头大又重,不适合作为一般等价物来流通,而金银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稳定、稀有、便于分割。由这种特性而衍生出来的是,国外人们更喜欢光泽度很高的宝石和金属的兴趣,例如,蓝宝石、红宝石、砖石等等。由于玉器的特性没有与他们的文化的契合点,使得他们对玉器没有多大的兴趣。

三、结论: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对玉器的情感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对玉器都有着一种独有的感情,只不过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被其他文化所取代罢了。后来的西方国家,他们注重商业文明,因而更喜欢具有货币价值的金银器,对质量大而且不容易分割的玉器就不屑一顾了,而玉器在封建社会与儒家思想的完美结合,使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褚红:《<说文解字>玉部字的文化意蕴研究》,《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杨伯达:《中国史前玉文化板块论》,《故宫博物院院刊》

[3]、杨伯达:《良渚文化瑶山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之探讨》,《故宫博物院院刊》

[4]、赵朝洪:《先秦玉器和玉文化》,《统一论坛》

[5]、杨伯达:《良渚文化瑶山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之探讨》,《故宫博物院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