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罗淑芳

罗淑芳

(临夏市东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1100)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68-0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正常子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异位的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亦可出现增生或分泌期改变,但这种形态上完全良性的内膜组织却可像恶性肿瘤一样播散、种植与转移,而这种病变的发生发展和消散又是在内分泌功能控制下进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盆腔粘膜等处,故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的育龄妇女。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年龄也逐渐提早,20岁前后也并不少见[1]。现就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中医疗法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共收治78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23例用中医保守治疗,23例中18例年龄为28-38岁,已婚不孕症妇女5例年龄为17-23岁未婚妇女。其经期相对固定(每个月月经周期相差不少于7天)病史最长的1例为10年,最短的1例是3个月。主要表现为经前1-2天或行经当日下腹部疼痛难忍,拒按。B超提示:右侧附件(3.2-4)cm*(3.1-5)cm,左侧附件:(2.8-5)cm*(2.2-6)cm,大小不等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不孕、下腹痛、腰骶酸痛等等。患者脉多数手足心热、夜间盗汗、舌淡苔少,舌边有小淤点、脉细;或有形寒肢冷,腰肢酸软.小腹隐痛,舌苔薄白腻,舌质暗红,舌边尖有紫点或紫斑,舌下静脉曲张青紫色,脉细弦涩。其中,有19例曾在院外用中药活血化瘀,西药三苯氧胺“假孕疗法”,服去痛片、肌注止痛针等,疗效稍有缓解。其中有6例,经以上镇痛疗法效果仍不明显,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

1.2方剂及治疗方法

1.2.1方剂的组成:

方1:益坤汤:丹参24g,黄芪24g,当归12g,赤芍12g,丹皮10g,桃仁10g,木香10g,香附10g,红花10g,山甲10g,漏芦15g,红藤15g。

方2:红藤方:红藤10g,败酱草10g,薏苡仁30g,桃仁10g,牡丹皮10g,丹参10g,紫草12g,生牡蛎30g,生蒲黄10g,莪术12g,香附12g,延胡索12g。

1.2.2方法:加冷水浸泡(即超过药面约3cm,)约15-20分钟,用大火煎开,小火再煎15-30分钟即可。每1剂分2次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见效。用药期间忌吃生、冷、酸、辣食物。

1.3诊断标准:治愈: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行经腹痛症状消失;好转:治愈后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无变化。

2结果

23例患者,第1疗程治愈的16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9%;第2疗程治愈3例,用药两个疗程治愈的20例,好转3例。经随访1年中,好转2例,其中用药第l疗程后自然怀孕的有3例,占13%;用药两个疗程后,能自然怀孕的6例,占26%;其他疗效稳定。见表1。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病变常累及卵巢和盆腔腹膜,一般每次月经来潮前1-2天患者出现少腹疼痛难忍,病情进行性加重,面色苍白,手足冰冷或伴恶心甚至晕厥。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的血瘀证范畴,若气血功能紊乱,气塞不通,血壅不流,气滞日久,必有血瘀,积久则成块[2]。女子“以血为本”,而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滞则血瘀,女子或因受寒饮冷致寒凝气滞。根据这些症状,应采用”益坤汤”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该病。方中的丹参活血通经,一味丹参功用四物,能补血活血、血滞能通、血虚能补,治经络不利。丹皮、木香,扩张周围血管,对纤维蛋白有溶解作用,故可以使包块缩小或吸收;红藤、山甲,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作用;小茴香祛寒止痛,缓解痉挛[3]。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扩张周围血管,抗炎,改善盆腔微循环,调和气血,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体质,月经周期变化特点,原方随症略有加减。该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善快,效果满意。而“红藤方”是温良并用,化瘀行气,不过与香燥助热,清热之品,又不致留瘀,请药相互制约,相得益彰。

中药方一“益坤汤”,方二”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温通化瘀,既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又无药物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推荐。

参考文献

[1]许焕英,邬素珍.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3):29-30.

[2]崔轶凡.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治用药规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7):289-291.

[3]郎景和.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再认识及其意义[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10):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