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法教育为帆矫治学生躁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以书法教育为帆矫治学生躁动

路艳忠

关键词:书法;社团活动;提升;心理健康

分析研究学生躁动心理获得相关信息,借助校园书法教育指导学生,坚持群体辅导与个体矫正相结合,通过改变学生原先书写过程的笔画和结构形态,通过重复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促使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巩固,渐进取代躁动心理。

一、书法教育培养学生美学修养——认知矫正

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的奇葩,是美学重要研究对象。从现实功用角度看,书法教育是扩大美学的应用领域,是一门全面完整的关于美的科学,加强书法教育与学生的实践联系,能更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并形成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在群体矫治过程中,对学生日常书写、个性特点及成因加以分析,通过谈心等手段引导学生体验“字如其人”的内涵,从自己日常书写习惯出发,全面认识自身书写不良个性对自己今后发展产生的障碍,使学生产生力求通过练字来克服,矫正的意念,并付诸行动,调动其潜在的能力和行为的积极性,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更好地将意念输入到练字中,达到持之以恒练字矫正目的。

二、以书法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习惯矫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法教育,兴趣重于苦练。书法需要持之以恒和长期坚持才能成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失却练习的动力。浓厚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处于最活跃状态,激起学生的强大学习动力,对所学科目或所从事的活动产生高涨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书法学习和教育,提高写字能力中又学好文化,为继承和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夯实基础。

书法学习和教育首先要矫治学生不良的书写心理卫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个性。教师时时要求学生执笔方式正确得体,让学习者做到凝神静气,全身心投入,有效改善大脑皮层,保持平和的情绪,有效改善学生的躁动心理。

三、书法教育是学生体会成就感的钥匙——针对矫正

书法是一门艺术,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书法艺术是博大精深的人文内容的融合交汇,学习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学习民族文化的过程。书法教育不仅是教学生写好字,重要的是文化传承,书法教育要向中小学传递的除书法技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自己的书法练习作品张贴上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等,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应强化学生书法教育实践,组织他们经常参加一些书法活动、展览和比赛,用自己的所学布置教室,书写板报,做手抄报,使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一句赞扬,同学一个羡慕的眼神,一张小小的获奖证书,都会使学生感到欣慰和自信,从而爆发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借助书法教育摸底调查,积极介入浮躁心理的学生,针对学生分析与教师的观察对照,通过对每个学生(结合字迹)的个性分析,拟定矫正的练字训练方案。训练时,将学生按个性特征和矫正训练需要分成不同的训练小组,实施练字矫正。

四、书法教育让学生收获良好个性——内化矫正

学生学习好传统文化,为将来丰富多元的文化作贡献,为提高民族自信力打下基础。书法教育关系国民素质,学校应将书法作为必修课。我们主张练习书法和进行书法教育,推行普及性书法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书法鉴赏常识,陶冶性灵,获得审美享受。我们也不要求中小学生人人都必须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体现的是民族精神,是震撼人心灵的艺术形态,让我们心中怀有富有诗意的美好梦想。

随着书法练习的深入,要强化重复练习使其获得巩固优势,修正不足中加强学生的认知,促进心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自我完成,以促使外部无话活动内化为稳重的个性品质。将笔画,结体,章法继续深化,通过改变潜意识达到行为的改变。加强书法练习和创作,内容要选择积极向上的词和格言。

五、书法教育与音乐文化神妙结合——外化矫正

将书法教育与音乐文化神妙结合,促进书法教育更深层次矫治学生躁动心理。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学习书法,既学好了书法又欣赏了高雅音乐。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使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加强学生校园书法练习,改变学生躁动心理,可让学生在舒缓而轻快的音乐氛围中进行实效性书法学习,让学习书法的过程是快乐的、有成就感的。在音乐中学书法其过程是心神得到愉快的体念,心神愉快又有收获感,达到两全齐美。

六、书法教育增长学生人文知识——深化矫正

书法教育可以增长学生人文知识,让他们以文会友,促进情感交流,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打开封闭的心理,使孤僻的性格变开朗,使彼此进步,长期进行让他们终身受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书法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人的品格,使学生品德高尚。书法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书法艺术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日久必然提高对本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的激情。书法练习磨练自励坚强的意志。书法是一门集艺术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非持之以恒、反复练习而不能登大雅之堂。历史上书法成就取得,无一不是书家刻苦自励、勤奋好学、精于笔墨的结果,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太宗夜半秉烛学习《兰亭序》;智永习书“退笔成冢”;怀素则“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共挥洒”。所以,学习书法能培养人的刻苦耐劳的品质。书法教育能端正思想行为。

综上所述,通过书法教育对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培养形成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写字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有着悠久历史中国汉字写好、写美,还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小消除学生躁动心理,促进我国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7】GHB1672)《书法教育矫治小学高年级学生躁动心理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五合镇中心小学7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