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 1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朱晔吕红霞

朱晔吕红霞

(1.中国人民解放军92323部队医院山东青岛266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门诊部山东青岛266071)

【中图分类号】R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27-02

在生意社2010年2月23日讯随着中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人已成为药品市场的最大消费人群。据统计,老年人消费的处方药品占23%~40%,非处方药品占40%~50%。由于老年人在生理、病理诸方面均有别于年轻人,往往对药物的反应和青壮年相比有明显差异。有文献报道,超过60岁的老年人因为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现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很多,对老年患者治疗时使用的药物更加需要谨慎,合理使用药物更加显得重要了。

1老年人用药有几点特殊性

1.1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肝脏和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随着衰老,肝体积变小及肝细胞数减少,肝微粒体酶数量及活性下降,结果引起肝内药物代谢减少,使一些药物的半衰期(t1/2)延长,由于老年人的体内蛋白合成功能下降及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分解和代谢增加,造成血浆蛋白浓度下降,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减少等原因,如按常用剂量用药,将导致老年人体内药物浓度过高。

1.2老年人血流量减少,肝药酶合成减弱,肝内微粒体中的药物氧化酶如细胞色素P450活性下降,肝脏解毒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肝脏清除率下降。通过肝脏效应的药物,如心得安,即使是常用量,该药也可能产生毒性反应。

1.3老年人用药的疗程要适当控制,不宜太长。因老年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不典型,不够明显,反应较迟钝,因此老年患者的用药剂量与疗程不能和中青年一样,应按老年人具体情况和特点掌握用药原则。对年老体弱、病情较重者更应注意。

1.4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老年患者应该合理使用的某些药物

2.1抗生素药物: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抗生素药物应用较为广泛,毒副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及耐药性易对老年患者带来危害。许多抗生素药物主要经过肾脏排泄,由于老年患者的肾脏功能减弱,若使用常规剂量的时候,有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就容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副反应。所以老年患者应尽量不用或少用这类抗生素。

2.2解热镇痛药:由于老年患者发热疼痛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时可能是重病初起引起的。在病因尚未查明时就使用解热镇痛药,虽然发热或疼痛可以暂时缓解,但很容易掩盖主要矛盾,不利于得到正确的诊断,以致延误治疗。使用解热镇痛药后会引起大量出汗,体温迅速下降而出现虚脱。某些消炎镇痛药,如消炎痛,有时会造成老年患者眩晕、精神障碍、腹泻、胃肠道出血和胃溃疡等。

2.3利尿药:利尿药虽可以降压,但不可以利尿过猛,否则会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病患者。老年人在降压过程中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最好不用利血平,因其能加重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老年人利尿降压宜选用吲达帕胺。

2.4肾上腺皮质激素:老年人常有关节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纤维炎(风湿)、因而服可的松类药。而老年人常患有骨质疏松,再用此类激素,可引起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特别是股骨头骨折,故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治疗,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

2.5降糖药物:老年人糖尿病较为常见,临床上常常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容易引起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临床上常常误诊为脑血管硬化而延误治疗。当老年糖尿病伴有心、肺、肝、肾疾患以及重度感染、缺氧时都不宜使用双胍类药物,以防止高乳酸血症或酸中毒的发生。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时,常同时服用多种其他药物,这时应注意口服降糖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影响。如保泰松、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消炎痛、丙磺舒、水杨酸类等,有增强磺脲类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联合应用时注意避免出现低血糖。又如心得安,可以加重磺脲类药物低血糖反应,但又会掩盖低血糖的临床症状,如心悸、脉搏加快、出汗等,使之不易被发现。总而言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口服降糖药时,合用其他治疗药物应更加慎重。

参考文献

[1]李大魁等,《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老年人用药≠成人用药重视特殊性遵循五原则》广州日报20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