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民族寄宿制中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贵州松桃民族寄宿制中学

石敏

贵州松桃民族寄宿制中学石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一建议,为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供了指南。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提供范例,反复训练

方法的学习或习惯的培养,我们都应以教材为依托,把教材作例子,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某一方法之后,把具体的方法融合在课文的阅读之中。如“感悟•品味•欣赏”单元,课文为名家四篇名著——鲁迅的《故乡》、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叶圣陶的《多收三五斗》。教学时,教师以其中某一篇为例,引领学生按照所学的学法进行练习,在反复阅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品味”作品的语言,“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其次,教师直接为学生提供范例,让学生进行效仿。如教学“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时,教师先可以范读某篇课文或片段(也可以放录音),让学生感知“吟哦讽诵”的要义,再让学生凭自己的“感知”进行试读,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析、更正、完善,逐步达到通过“吟哦讽诵”能够“后得之“的目的。

二、以读为主,读赏结合

教学时,我们对“诵读欣赏”板块的处理方法是:以“读”为主,“读”为主,“读”中“欣赏”。如对其中一些精美的散文或散文片段的赏读,就是采用了这一方法:以“赏”引“读”,以“赏”助“读”。如一些风格鲜明、意境优美的散文和诗歌可以通过对其艺术特色的欣赏来指导阅读,提高阅读质量;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如有些诵读欣党的内容是一组内容相近的文章或片段,就可以其中某一篇或某一片段为主进行教学,带动其他类似篇、段的自读;抓住异同,进行比较。

三、读写结合,提高效益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读也会吟”,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阅读方法指导时,应该把读与写适时结合起来,以求整体效益。如教学“阅读有独特的感受”时,要在学生“读”有所“感”的基础上,动笔将“感”写出来,写成读书笔记等形式。实践证明写读书笔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还便于教师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因而教师有必要对读书笔记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掌握写读书笔记的基本方法。又如教学“读书动笔”单元,教师要明白这一方法不仅是说读书时应该动笔圈点勾画,还有一层意思即动笔写作—写心得、写感想、写体会等。所以,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动笔写作。

要真正让学生学会读书,必须把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即要认真搞好拓展阅读,我们要利用教材中“名人名著推荐”的板块,搞好课外读物的推存工作,同时把读整本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会读书,会读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