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道路改造的难点及相关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老城区道路改造的难点及相关处理对策

薛新宇吴云强

薛新宇宜兴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工程管理中心214206

吴云强宜兴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工程管理中心214206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就老城区道路改造的难点及相关处理对策提出一点粗浅建议,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关键词:老城区道路改造;管线协调;难点与对策。

0引言:老城区改造的一期工程接近尾声,二期建设正紧锣密鼓地在筹备当中,我结合去年工地现场管理的实践,参阅了有关文章资料。

1老城道路改造的难点:

1.1道路下的专业管线繁多。目前,许多城市的道路下都要敷设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各种地下管线。在原本就不是太宽阔的道路基层下密布着或将要布置给、排水、燃气、强弱电等各类管线,且这些管线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安装到位的,各投资主体不同,导致地下管网布置混乱,又缺少完整的竣工图纸,在改造时会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会严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

1.2地下管线施工干扰多。在老城区道路改造建设时,由于地下现状管线较多,而且现状管线年限已久,施工时并未考虑与后续新建管线的综合平衡问题,造成新建管线平面位置紧张,竖向高程“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管线施工过程中交叉冲突问题较多。结合道路改造要实施线杆入地,由各专业部门实施,这些单位很难同步施工,因此挖挖填填时有发生,相互制约扯皮现象非常普遍。

1.3平交道口众多。这些管线集中在城市道路下有限的空间内,纵横交错,其中还有保证工程管线正常维护、运行的检查井等;构筑物原有街巷道口多,旁边临街店面也多,路面标高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考虑街巷和店面的顺接,同时也要认真考虑好路面排水,施工期间还要兼顾行人通行,对施工组织提出了较高要求。

1.4施工工期紧,文明施工难度大,环境要求高。各市政管线在施工前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各管线权属部门、管线施工主体单位、设计单位等结合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做好各类管线的施工时序安排,按照管线埋深“由深到浅”,管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各家管线施工时序进行统一安排,避免管线先来后到随意施工,造成平面上“先施工管线占据未施工管线断面位置”的现象,竖向上“先施工管线随意埋设,后施工管线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同时,也避免了深埋管线较迟施工,对已浅埋管线管基和检查井基础等的破坏现象。周边改造区域内均是居民住宅区,加上临街商铺林立,学校、幼儿园也夹杂其间,在安全文明施工及加强环保意识方面,防止不必要扰民又比其他工程而言有更严格的限制。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是道路科学施工的前提和保障。

2相关处理对策:

2.1深化细化设计要求:

⑴规划确定后设计人员应对改造前的现状进行充分的调查摸底,细化纵坡设计,做到不仅合理同时尽量优化;对路面排水设计应充分考虑现状,而不能死搬规范设计,在平交道口及纵坡最低处应增设雨水口,保证路面不积水。同时对老城区特殊情况如沥青摊铺标高较难控制,建议须设计平石。

⑵管线探测数据准确、资料齐全。

管线设计的重要依据是由物探部门提供的管线探测资料,由于某些管线探测数据精度不够,或管线资料缺失,造成管线无法按照原管线设计施工。此时,应结合施工单位复测后提交的现状管线平面位置及竖向高程对局部管线综合设计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各类新建管线正常施工的要求。

⑶管线设计应合理。

根据规范结合规划要求做好管位布置;对管材选用尽可能考虑优先采用新型管材,一方面可缩短工期,另一方面可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养护费用,总体而言节约了设计全寿命的投资。对已有入地管道采取合理经济的加固方案。同时应考虑各交叉施工的顺序。建议在较大较深管道先施工(污水、供电),再施工其它管线,尽量减少扰民,学校处突击施工,争取在假期开工,假期完工,同时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⑷管线位置离建筑物基础应较远。

老城区道路改建受道路两侧现状无法拆除的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加之道路红线宽度有限,管线平面位置不可避免地靠近道路红线两侧的现状建筑物。除了设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埋设较深的排水管线敷设在离红线较远的位置外,靠近现状建筑物的浅埋管线在施工过程中开挖沟槽时,还必须做好沟槽支护工作,避免沟槽滑坡造成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裂缝或倒塌事故。

⑸优化道路结构层设计:作为老城改造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改造难度大,容不得有半点质量缺陷,这就要求从设计开始强调提高设计质量,对结构层设计应选用快硬早强材料,尽量不用或少用养护期长的材料,以缩短工期。从一期改造的实际来看,建议采用砼基层+二灰基层+沥青面层的做法;局部小街僻巷可采用毛片基层+砼垫层+砼刨纹石块状面层,人行道结构层尽量少开挖采用砼+面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便于施工,能收到较好的整体效益。

2.2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质量:

⑴认真抓好图纸会审,重点注意:①道路标高与临街建筑关系,是否合理;②管线设计的合理性,尤其是平交道口管线交叉密集处设置;③设计选材是否合理;④与原有建筑的铺张是否符合,是否影响工期等等。

⑵管线施工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特别重视管道回填质量控制,如工期许可避免重复投资,是否考虑回填由道路施工单位一并施工。确保密实符合路基的压实度要求,这是最容易忽视的通病现象。同时对已施工到位的检查井,除少数须专业部门抬升外,其它由市政施工单位根据各机构层施工要求分批抬升。

⑶严格选择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切实保证二灰及沥青施工质量。选择专业化施工队伍,做好合理安排,采用机械化施工,既能确保质量又能缩短工期。

⑷重视井盖安装及人行道铺装等细部质量控制。沥青路面井盖施工一般是先铺后抬,同时应有充足的养护时间和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必须注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做好下部填充和表面平整控制;人行道应控制好底部砂浆饱满密实,面层砖缝顺直平整,并切实加强成品保护。

⑸注重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协调,具备条件的应尽可能全封闭或半幅施工,既可以保证工地施工安全,也容易确保工程质量要求,同时请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如交警、城管对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及封闭施工提供方便,组织车辆机械运输路线。从而尽量减少施工期间道路封闭的时间,从总体来看还是节约工期,减少扰民的。

3结语:作为现场管理者,我认为在改造工程中抓好质量监管重点应该是坚持预控要求,抓好开工点,抓实关键点,抓住收口点,确保质量目标;核心必须是抓工程监理部和施工项目部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质量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促进他们的工作质量的提升来保证工程质量的水平;根据工程类别特点切实强化有关主要分部的检查验收把关,对管道工程重点监督管材质量、接口处理、回填质量及相关功能性测试工作;道路基层重点监督强度、压实度、平整度等;面层重点监督好平整度、纵横坡、井周处理等观感质量以及人行道等附属工程的细部质量,力争多出精品,使实事工程真正惠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