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CS护理干预模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ESPCS护理干预模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金小芹

金小芹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ESPCS护理干预模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血管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以讲解、模拟、练习、沟通及支持(ESPCS)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在不同模式干预4周后患者自我疾病管理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ESPCS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疾病管理行为量行为量表(CSMS)中日常生活、情绪及疾病医学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PCS模式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促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ESPCS模式;护理干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186-01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或者血管性痉挛导致机体冠状动脉发生堵塞或者狭窄,从而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缺氧的一种心脏疾病[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急性期过后如何有效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关键在于对疾病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然而受到年龄、文化水平、环境、经济状况、心理状态以及自我应对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群体性疾病自我管控能力低的现象,极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本次研究运用ESPCS模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探讨这种新型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住院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3~75岁,平均(63.7±5.2岁);受教育年限6~12年,平均(9.3±1.6)年;合并高血压35例,合并糖尿病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血管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还以ESPCS模式实施护理干预,持续干预4周。方法如下:(1)讲解。入院后第1d、2d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基础知识、常规药物使用方法、并发症预防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第3d、4d重点向患者强调早期及长期的活动训练,有助于减轻症状、提升心肌供氧力、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复发率等,并让患者了解冠心病康复活动的意义与方法;第5d~7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日常活动训练,四肢抬放、机体平移、自主进食等,以增强其康复活动的主动性与信心。(2)模拟。从第2周开始由护士示范操作腹式呼吸训练、坐位训练、床边站立及行走训练、上下楼梯、慢跑、打太极等,患者逐项模拟训练,在此阶段护士需在旁边讲解活动要点,指导患者规范动作,并要时时鼓励患者。(3)练习。患者在掌握活动方法之后,可以在家人的陪护下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训练,并且责任护士随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帮助。(4)沟通。从第2周开始,每日安排20min与患者进行日常习惯、生活方式、膳食与营养、家庭关系、病情监测、遵医行为、情绪管理、情感维护等诸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培养患者疾病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技能。(5)支持。指导患者的家属给予患者更多支持、理解及关爱,并帮助患者及时消除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升患者的幸福感。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采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了日常生活、情绪以及疾病医学三个维度的管理,共有26项目,每个项目采取Likert5级评分法,每个维度总评分越高,代表患者在该维度方面管理能力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ESPCS护理干预后CSMS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且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治疗,而由此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甚至社会问题。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的应激状态,易出现体内应激机制的失调,自我管理的弱化,从而导致冠心病患者的医疗、护理依从性水平降低,从而使得患者日常康复保健锻炼减弱甚至停滞,最终加重患者的家庭负担以及社会负担[2]。

ESPCS护理干预模式是起源于护理模拟教育方式,它是通过多种模拟手段和方法,让接受教育者沉浸到模拟的真实场景中,从而利于临床教学,提高教学成效[3]。本次研究基于ESPCS模式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中,结果显示,通过进行ESPCS模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了ESPCS模式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促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参考文献】

[1]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3):206-210.

[2]李楠,崔晓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果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2):1547-1550.

[3]金风,赵秀芹,周爱霞.讲解-模拟-练习-实践-评价教学方法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6,6(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