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 3

建设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彭继跃黄景贵

——海南中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分析

彭继跃黄景贵

[摘要]根据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本文结合海南中、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建设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协调发展

一、前言

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未来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今年教育部又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据此,职业教育承担着我国人才强国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实践教学既是保障职业教育的必然途径,也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海南职业教育近两年共投入7亿元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实现了“每个市县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的目标,落实中职学生每学期1500元的生活补贴制度。如今在海南全省分布着高职院校11所,中职院校96所,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达到了近20万人。

但目前海南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实训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二、海南中高职教育实训资源共享与衔接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海南省中职通过集中财力扶持市县职教中心建设、重点扶持一批高水平的示范职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广学生第一年在市县职校打基础;第二年到省城示范中职校学技能;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三段式”职教发展模式、创办“村官班”、“扶贫巾帼励志班”服务新农村等有效举措,大大增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如何有效连接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据了解,海南电大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抓手,依托省机电工程学校、省旅游学校等20多所中职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的远程职教集团,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尊重中职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开考专业及考试,组织中职自考助学活动,积极探索以职业人教育为核心的职业导向式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打造“双证书”教育特色和实训技能特色。

2011年全国示范性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骨干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面向全省有常住户籍的省内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毕业应往届考生(以下简称“三校生”)和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自主招生考试联合笔试、分校面试、自主划线、自主录取的组织实施模式,来自全省各地的435名考生参加了本次考试。

考试采取笔试、面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办法,开通中职前往高职的直通车,改变高考一刀切的做法,通过开创多元化招生的选拔模式,引导中等职业学生向优质高等职业教育合理分流,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能更好地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各类高素质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海南中高职教育实训资源共享与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有限,学校举债运行

从2000年开办高职教育以来,海南升格或新成立的高职院校达11所,近年来,中、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11年新增1.2亿元,启动18个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实训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硬件建设,覆盖全省13所学校。但政府对高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落实情况不是很好,督促力度不够;

公办职业学校基本上靠政府直接管理,多元化办学体制尚没有真正形成,投入主要靠政府,学校自我筹资意识和能力较差,企业、社会资金进入职业学校积极性不高,而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和学生收费,有限的经费致使中、高职院校实训条件难于改善,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在几所升格的高职和搬迁的中、高职院校中,为了扩大规模,美化校园,完善教学条件,提升品位,均背上了巨大的银行负债。

(二)设施追求多全,校际重复建设

目前中、高职院校都是独立建制,从现行的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的基本要求来看,也是从小而全的角度制定评估指标,实训设施设备是否完备是衡量校园建设的主要指标。加上历史原因,几乎所有的中、高职院校都开设如旅游管理、商务英语、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中、高职院校间实训室的低层次重复建设。导向的直接后果是,从微观上逼迫各个中、高职院校拼命追求小而全,从宏观看,投资分散、校际间重复建设,无法集中有限的资金建造功能更强大、设备更现代、设施更完备、符合现代标准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影响了实训的规模效应。

(三)重藏轻用闲置,使用效能较低

目前,各院校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还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真正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少则投入上百万元,多则近千万元,甚至大量资金都要背负巨额贷款利息。巨资建成,难免要倍加呵护,甚至校内使用都要遭受种种限制,更不用谈及校际间共享共用,使巨额资金建成的实训室成为重点保护的“藏匿品”,使用效率低。

各学校不同形式、名目繁多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而校内实训室大都以电脑机房为主,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室甚少,能真正充分利用发挥效功的又很少、很低,这既存在重复建设中的问题,也存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不合理、资源难以共享的现象,同时还出现老师不能合理、充分加以利用和存在管理体制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实训室的使用率。

据调查有的学校巨资购回的精密仪器因无场地搁置几年没有拆封,有的建成后因没有实训老师和管理人员无法使用,还有的因专业停招长期闲置等现象。有关数据统计,在被调研的学校中,校内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有的不到20%,有的甚至不到10%。

(四)内涵合作不够,共享意识淡薄

近年来,海南省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有很大改善,先后建成了30个设备先进的实训基地,在省内并有370多家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参与办学,成立了工业、农业、机电、商贸、经济、卫生、信息等九大职教集团,但目前仍然缺乏、校企共建、深度合作、资源共享的现代化大生产思想意识,缺乏内容和实质上的内涵合作。

1、各个中、高职院校建设资金紧缺,实训教学资源难以充分满足本校教学所需;

2、教学资源的“割据”,把已建成的资源看作是本校的私有财产,不愿意拿出来共享,以至于某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造成业已建成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使用效率低,人为导致资源的浪费。

3、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设。

4、企业出于利益考虑,政府相关政策未出台,校企深度合作难。

(五)“双师”比例偏低,实践能力较差

据统计,海南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仅达27%,聘请校外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仅达37%。高职院校中,“双师”素质型教师在专职教师中所占时比例为30.03%,这与教育部要求“双师”素质型教师比例达到50%”,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中专升格后大部分老师是中专留下来的,更多的是近年从本科院校毕业的年轻老师,基本上是出了家门进校门,对社会企业单位相关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了解不多,更没有亲身从事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致使教机电的当不了技师、工程师,教企业管理的可能没进过企业的门,教金融的自己并不会炒股,只会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在各学校中,多数年轻教师即使拿了什么证也只是通过理论考试而已,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准确说是“双证”而已。

(六)共享机制缺失,深度合作受阻

中、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实行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依托办学,不仅办学模式可以得以转换,而且也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的改革,能有效地突破招生、资金、教师、就业这几个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然而,纵观海南中、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中、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互利共生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虽然很多中、高职院校都与企业或行业进行合作,建立了许多实习实训基地,但是这些实习实训基地基本上流于形式,仅仅是提供“基地”而已。在诸如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共同探讨,在师资队伍上的共同建设,共同开展科研工作等方面,有关院校与企业仍缺乏横向深度合作。

四、海南中高职教育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与中高职衔接的政策建议

(一)拓宽资金来源,提高财政支持

目前,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不到14%。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或新增职业教育经费的比例,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比例不低于30%;落实中职学校按编足额拨付经费、资助和免学费政策;设立中、高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重点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共享型省级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专业性实训基地;基本形成促进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落实上述任务无疑需要政府出台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采取“学校负责、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方式,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二)优化实训资源,突出专业特色

如何统筹、整合、优化海南中、高职的实训条件资源;深度开展校企联合,充分利用中、高职学校场地,吸引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切实解决校内实训室中发展与投入矛盾的问题。

1、政府牵头,统筹安排,职能部门具体指导、检查和落实,同时有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

2、以国家和省级级示范、骨干院校为核心,结合区域布局,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加强与中职学校在实践教学指导书编写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方面合作,实施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标准化,联合开发中高职实践教学指导丛书,重点建设与国际旅游岛服务行业相关专业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库网络化,推进数字化实训室共享。

3、以大学城为中心对部分具有网络虚拟、贵重仪器、高难度管理、耗材很大、运行成本高、使用效能低的实训室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方便职业学校师生远程上课或实训、服务区城经济,有利于提高使用率。

(三)建设共享机制,提升“双师”教师

组建省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邀请国内外行业专业专家、能工巧匠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全省中、高职学校校外实习基地信息库,加快推动中、高职学校之间校外实习基地共享。

1、以行业协会或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划分,实行中、高职学校之间师资互通有无。

2、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要求专业教师须有对口企业工作经历和年限,做到“先上岗,后上讲台”,并在课题合作或经济方面取得一定的效益。通过“特岗、特聘、特邀”,加大兼职教师选聘力度,吸引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技术精湛、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人员,经过教学业务培训,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或整个教学过程的任课教师,提高中、高职学校双师教师比例。

3、政府要出台重新任定“双师”老师的标准和评定办法及考核依据,统一或平衡相关工资待遇。

(四)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培质量

目前省内中、高职学校均采取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仅限于企业冠名或开设讲座,在课程标准、实训指导、设备支持等方面存在缺失。只有构建政府、行业、学院三方互动建设机制,构建起政府扶持、行业主导、学院主体三方互动的基地共建模式。实行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集团等共同建设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由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相关专门机构来指导、协调和管理校企合作事宜,才能保证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能够得到行业的广泛参与和企业的深层次合作。

(五)强化内涵建设,促进中高职对接

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强调的是一技之长;而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引领作用,其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应用型。这就要求各中高职学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应分别根据区域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及相应规范不断丰富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而非盲目追求数量上变化,追求小而全,从而实现培养目标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衔接。

1、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中、高职业学校优化整合实训资源,突出根据中、高职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评定标准,在实训建设上做到内外有别,在校内突出实训基地的虚拟行业企业工作环境,并突出网络共享,在企业突出实训基地的生产性、教学性、研发性。

2、注重实训项目开发的数量与质量,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共同开展科技项目研究,不断丰富实训教学资源,使实训内容与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要求一致,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同时增强为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以赛促教(训),通过开展校内、校际、省级形式多样的技能比赛,促进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4、强化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依托政府、行业和企业开展农村移动力转移培训、企业员工岗前培训、企业员工继续教育、职业教师师资培训。

总之,建设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通过集聚社会各方的力量进行共建,向社会开放以提高实训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达到实训资源的集约与共享。但如何更好地促进共享型实训基地规划、预算、建设、使用、管理这是个十分复杂而又繁重的系列工程,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指导、沟通、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管理制度,最终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注: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3]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席清才.高校园区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协同共享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

[5]王寿斌.高职“闯关”需要“背着石头过河”[J].中国教育报,2011-11-09.

[6]宣玲玲.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J].辽宁高职学报,2010(2).

[7].潘国强.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年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4)

[8]刘耀文,冯旭芳高职教育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0(6)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571127

本文由黄景贵主持的海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课题“海南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机制研究(编号hjsk2012-103)系列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