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3

人本主义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高学涛

高学涛

[摘要]人本主义理论是西方主要教育流派,主张“以人性为本位”,强调从社会的角度认识教育过程中人的地位,提倡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的潜能趋向的实现是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意愿的结果,人的潜能是人天生固有的本能属性。教师在教育的目标、课堂知识构建、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取等环节所依据的宗旨是应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在当今我国教育发展变革的时代,“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以生为本”、“健康第一”无不透射人本主义理念,由此可见,揭示人本主义思想理念,并积极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理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人本主义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在60~70年代在世界得到迅猛发展,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马斯洛和罗杰斯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人本主义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潜能趋向的激发者与导引者。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源于人的自然性,强调个体人具有一定的内在倾向性,表现为借以有助维持与增强个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的潜能,同时强调人的需求是由个体能量决定的。强调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是个体健全的人格养成的基础,教育必须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认知与陶冶情感的目的。人本主义理论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与方向,在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人本主义的许多教育理念对于深化素质教育思想及拓展教育改革视野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在教育观念上,不少高校体育教学仍然固守传统教学观念,重视体育动作技能教学,关注体育课堂学生锻炼负荷效果,把学生的动作技能规范性作为体育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但教师缺乏对学生体育情趣与兴趣的发展,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没能激发与引导学生自身潜能的自我实现。体育教师只重视体育教学,忽视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经验以及个性差异,缺少对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认知、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认识的教育手段与措施。

(三)在教学方法上不合理。部分教师因循守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及实践能力培养。而另一部分教师尽管“以学生为本”原则,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缺乏对教学各环节的精心设计、控制与指导,导致主体教学变成“放羊”式教学。

(四)课程资源竞技化,缺乏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体育教学内容和教材以竞技运动为主体,课程资源不够丰富,没能较好地体现时代性和实用性。体育课程过于关注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增进作用,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忽视人文教育,营造和谐体育课堂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价值与自我潜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意识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教育与培养。同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导致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缺乏民主氛围。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人本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它的许多观念正引领着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吸收人本主义理论的合理教育思想,并把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用于指导我国的高等体育教育改革,这必将极大地拓展教育者的改革视野,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把人作为第一性因素,它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自我实现归因于潜能发展结果,并且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养成,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不仅关注的学生认知的发展,更能全面地、整体地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提出教学应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认知、动机、经验以及个性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这无不透射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人为本”治国理念,落实到教育中就是“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性、人格、人权、感情及价值观,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应多的信任、理解和宽容,从而营造一个人性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着多重的一致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但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的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把学生的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程度作为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分标准,把体育课教学目标局限于运动教育、技能教育、体能教育上,没能认识到体育课还是一个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拓展学生非智力认知、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引进人本主义教育观可以使教师认识到学生作为一个个体自然人的属性,关注学生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体育课的教育目标订立在完善与健全学生人格的,促进学生各种基本素质、个性、能力和知识协调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激发与引导自身潜能获得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他将需要划为两大类:一类是缺失需要;第二类是生长需要。缺失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求是高层次需求的基础,缺失需要可产生匮乏性动机,当获得满足后,紧张感消除,兴奋降低,动机就会消失。而生长需要,引起成长性动机,它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生存满足基础上的需求,表现为发自内心层次的追求与实现自我潜能的需要。这种满足能使人达到心理的自由状态,人的本质和价值得以体现,产生“顶峰体验”的深刻的幸福感。人本主义理论在人需求方面的论述对教师的教育观有很大的启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缺失需求,更要关注学生的生长需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精心配置体育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缺失需求,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应通过创设各种情境、组织体育游戏与竞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享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成长需求。“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有上进心、生长需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内在的推动力量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就像马斯洛指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革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人本主义提出“学习者中心”的教育观。这一理论倡导人本主义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主体思想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取消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学习。它有4个基本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因此要竭力搬掉各种有碍于个体或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障碍;(2)更加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情境的情感方面而非理智方面,因此,要尽可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借助理性的方法去干预或重组沉重的情感;(3)更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是他的过去;(4)更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罗杰斯把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义为“助产士”、“催化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他倡导人本主义教育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与独立探究能力,这与我国教育改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吻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展开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倡导人本主义教学理念,教师应相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我潜能,把学生的“自我”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围绕“自我”的需要展开与进行。正如马斯洛所说的:“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掌控者,在教学中着重唤起学生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我潜能发挥的课堂氛围,从而推动学生自我潜能的实现。正像郝振君对教育根本任务阐述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实现自我价值,从‘自在’之人变为‘自为’之人,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四)强化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人本主义把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定位在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罗杰斯认为完整的人的教育,应由知识的教育、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意志的发展等方面内容构成,而其中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与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和知识。人本主义对人的教育内容的阐述对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目前多数高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上只把眼光放在体育动作技能的学习上,教师在体育课教案设计上对课程资源的选取也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动机、兴趣、性格、爱好、理想、意志、情感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教师在选用课程资源构建体育课程时也很少考虑学生的专业性质,没能从学生专业性质及今后社会发展方向上考虑课程资源的配置。教师应该重视体育课程资源配置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马斯洛指出:“第三思潮心理学理论要求一种新的教育。这种教育将更强调人的潜力之发展,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潜力;强调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很好地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马斯洛所提出的“一个真正的人的潜力”可以理解为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搭建的社会适应力,它是学生立足社会、自我实现、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发展走向高端,社会竞争日趋越激烈,社会对人才规格及适应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学校教育只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潜能容量及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为学生成功融入社会、取得自我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五)强调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人文关怀的理念,这一概念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范畴,其核心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中强调人文关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被赋予时代的特色与新意:其一、它承认人是物质、精神、文化的集合体;其二、承认人在社会生活及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其三、肯定人的价值;与多层次需求;其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述方面内容对于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授课过程中应强化人文关怀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价值、兴趣、尊严及自我实现等多方面因素,努力营造一个融洽、诚意、开放、信任和互相支持的课堂环境氛围,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培养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同时,教师应在体育教学课堂努力营造一个学生潜能趋向转变为“自我实现”的和谐环境,积极激发与提升学生这种天生“自我实现”的动机水平,是这种自我潜力在体育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得以激发、发展、实现,从而使学生潜能趋势转变为现实的能力。正如马斯洛指出:“人的潜能的实现绝不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规定性,后天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压抑。而后天的社会环境必须有一种和睦的气氛,有一种真诚、信任与理解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成为可能。”

三、结束语

人本主义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诸多弊端的克服具有启迪作用,它对增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要看到人本主义理论毕竟是上个世纪西方教育实践探索的结晶,它的一些观点需要我们批判地吸收,才能更好地拓展与启迪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为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注:

[1]任新春,冯忠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000,(2)

[2]刘宣文.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9,(2).

[3]宋明丽.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底蕴[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宋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2006,(3).

[5]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第一版).

[6]祝胜硕.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的思想对教育的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7]顾宏.网络环境下的主体性德育教育原则探索——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网站建设的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8]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9]钟建军,郭志宏.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及其对教学指导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7-99.

[10]郝振君.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功能观述评---兼谈对我国当前教育功能研究的启示[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94(6).

[11]弗兰克.戈布尔着,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C],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76页

[12]人文关怀.SOSO百科,词条编辑.[EB/OL].http://baike.soso.com/v688070.htm?ch=ch.bk.innerlink.2012-12-7.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

邮编: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