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培训方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多形式培训方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任俏丽

任俏丽(山西省肿瘤医院呼吸二病区山西太原030013)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044-02

【摘要】目的通过多形式培训方法,对低年资护士按计划实施培训,3个月完成培训,考核达标,达到独立上岗的能力。方法采用建立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制定培训计划、礼仪行为规范专场培训、利用晨会时间和业务学习、查房形式培训、采用现场演示讲座法和采用情景模拟法现场培训、采用跟班制实行岗位培训等方法进行培训。结果通过3个月培训,12名聘用制注册护士全部按要求完成培训内容,并全部通过考核,独立上岗。结论多形式培训是提高医院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使她们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尽快独立上岗。

【关键词】多形式培训低年资护士方法

为了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我科于2010年11月开始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为保证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按卫生部规定的床护比不低于1:0.4的标准配置了人力资源。目前科内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不足1年)的人数占科室护理人数的51%。聘用制护士已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充实到临床第一线,成为医院不可缺少的护理力量[1]。护理服务工作不是一个单纯按规定就能完成好的工作,那需要加入每位护理人员的能力、经验与品德等综合素质。研究表明: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在6年以下)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4%,其中工作2年以下护士差错发生率最高,属高危人群[2]。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技术水平,保证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我科结合专科临床特点,采用多形式培训方法对全科12名工作1年以内的护士进行能力培训和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

培训对象为入科1年以内的聘用制注册护士共12名,均为女性;年龄20~27岁,平均年龄24岁;文化程度:本科2名,大专10名;均在呼吸科病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方法

2.1建立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详细制定培训计划前两周进行集中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医院规章制度、感染管理知识、护士行为规范、护理职业道德、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信息化建设与护理、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第三周开始上岗,在高年资护士带教下熟悉病房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与应急预案、消毒隔离工作质量考核评价标准、临床各班护士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基础护理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常见病的基本知识、相关检查、常用药物、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帮助其从熟悉到熟练掌握。书写危重患者护理病历,从而培养敏锐观察病情的能力以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应急能力。根据本科室的专科护理特点进行专科护理的理论及操作的培训。3个月后由带教老师评价新护士的工作情况,认定合格后由护士长进行考核,考核达标由护士长以书面材料的形式上报到护理部和人事科。

2.2礼仪行为规范培训组织参加礼仪专题讲座,观看护士礼仪行为规范标准视频,使护士自身能认识到护士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自觉注重仪表、仪容整洁大方,语言文明,规范服务用语,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让低年资护士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护士仪表及行为规范的展示,表演后让受训护士自评与互评,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3]。使所有护士都能从中受益,让护士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长。

2.3利用晨会时间培训每日利用晨会后5~10min对培训内容进行提问,促使新护士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同时利用此时间开展新药物及专科药物知识讲座,每次讲解1~2种药物。使护士能尽快掌握科室常用药物的浓度、剂量、用法、作用及注意事项,尽快具备岗位工作能力。

2.4利用业务学习、查房形式培训科室每个月组织2次护理业务查房和2次护理业务学习,由带教老师带领低年资护士主持,让护士通过网络查询,阅读书籍,查找相关资料,达到学习的目的。以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查房重点,以护理新理论、新技术及专科护理知识为学习内容,同时邀请病区主任、主治医师讲授专科理论知识,使新护士的理论和专科知识快速提高。

2.5采用现场演示讲座法培训由科室操作员(由医院培训考核选拔出的优秀操作员)2次/周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每项操作均由操作员按操作标准规范为大家演示,同时讲解急救相关知识、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1)急救知识:包括常用急救药物的剂量、作用及注意事项;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如自杀、跌倒、坠床、心脏骤停等;各种应急预案及相关知识。(2)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应用、气管插管的配合、吸痰、吸氧、静脉留置、采集动脉血气标本、约束带的使用等。(3)抢救仪器的使用操作:心电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的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呼吸机使用管理等。每周由护士长与操作员共同进行考核。

2.6采用情景模拟法现场培训由带教老师按照护理急救需要准备相应的专科仪器和操作器材,随机指定低年资护士模拟扮演患者、患者家属和抢救护士;结合临床设置意外及突发事件,如患者在病区突然发生大咯血,现场气氛紧张,病情不断在变化,要求低年资护士依据急救流程,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静脉留置、吸氧、负压吸引、心电监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标本采集和病人体位等抢救技能措施融入到模拟培训中。训练过程中注重护患有效沟通、心理护理和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反复强化练习,以提高急救意识与应急抢救的熟练程度。

2.7采用跟班制实行岗位培训岗位包括责任护士、倒班护士、功能制护士。通过带教老师带教,责任护士能独立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负责所管床位(每名责任护士分管6张病床)的病情观察、生活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治疗、检查、健康教育等等,全面掌握病人病情,正确评估病人的风险系数,采取积极的预防应对措施,满足病员的合理需求。倒班护士能独立进行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工作,合理统筹安排好工作,对于突发事件能积极采取正确措施做好应对。功能制护士根据各班工作职责独立完成。

3结果

通过3个月培训,12名聘用制注册护士全部按要求完成培训内容,并全部通过考核,独立上岗。

4讨论

4.1强化了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积累、提高[4]。低年资护士虽有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短期系统的培训,使新护士的理论知识迅速巩固和提升,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

4.2规范了护士的仪表、行为标准通过礼仪、护士行为规范的培训,使新护士能从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能自觉注重仪表、仪容整洁大方,语言文明,规范服务用语,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让行为规范成为一种习惯。

4.3强化了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和临床应急能力通过情景模拟训练,让护士进行病情判断,并使判断结果、药物使用、仪器操作等相关知识得到提高,能较好地把片段知识融合起来,使护士明确知识的薄弱点和努力的方向,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模拟真实病例不同场景的训练,使低年资护士对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和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运用。在应对患者危急情况时,学会快速评估、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5]。

4.4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综合技能通过多形式培训,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整体提高;护士从单一操作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能力的应用,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要,促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组织低年资护士参与科室培训考核计划,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理论、技术操作培训考核。使科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4.5培养了低年资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多形式培训,低年资护士在做治疗、护理前学会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及健康宣教,如何向患者和(或)家属做好解释,使低年资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能,善于和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病人进行沟通,通过语言交流、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特别是病情变化快的病人,要使用病人和家属易懂的语言严格落实事先告知制度,尽可能向病人和家属说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使病人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主动承担风险义务,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同时通过多形式培训拉近了护士之间的距离,护理工作有分工更需要合作,需要团队的协作。

4.6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风险预见性通过与责任护士的跟班,学习全面掌握病人病情的方法,正确评估病人的风险系数,如跌倒、压疮、坠床及病人心理变化等,采取积极的预防应对措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同时强化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提高护士自身能力和责任心,将熟练的护理技术和适宜的心理护理相结合,有效的防范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规避护理中的医患纠纷风险。

5小结

多形式培训是提高医院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使她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尽快独立上岗。也有利于她们专业的成长和发展,促进低年资护士综合技能的巩固、提高。能很好地提高她们与患者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多形式的培训,使每一个低年资的护士都能成为护理工作的主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促进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炯,黄丽华.临时护士的工作状况调查及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5(20):451—453.

[2]沈贻萍,裴艳,陈爱华,等.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剖析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8,8(6):12-14.

[3]李何玲,胡宁娜,冉莉.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44—45.

[4]蔡虻,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

[5]章央儿,童建冲.情景模拟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