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怎样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伊丽芳

河南省宝丰县第一初级中学伊丽芳

【中图分类号】G731.3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53-01

为了应试考试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重视在考试中考了多少分,而大部分学生都忽视了学习语言的主旨:首先得会运用这一门语言,能用它来表达你的需要。对于中学生来说,培养他们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对中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具体来说,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励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毅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国学生开始学外语大都已基本掌握了汉语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这对外语学习必然会带来很大的负作用,此外,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还有诸多因素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减少外语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将有助于他们下决心学好外语,敢于用外语进行口语交际。外语教师做到减少或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应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采用积极的手段而不是采用消极的手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减少或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外语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外语学习兴趣是一个与学习者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外语知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使学生外语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幽默,从而诱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奇、有感、想学、想说。在会话时,开始练习速度要放慢,使他们感到外语语音、语调可以模仿。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成功中获得学习的兴趣。此外,外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毅力。学习外语必须要有惊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地的精神方可学好,尤其是在口语表达方面要不怕丢脸,敢于表达。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交流的距离

在课堂上,教师应以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参与课堂的交际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挑选出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教学材料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际活动,并可根据教学内容把课堂变为较为具体的社会交际场所,如车站机场、商店、宾馆等等,让学生根据具体情景扮演相应的角色,恰当的学习语言。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即予以接受而不立即纠正),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设法缩小师生间的距离,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有利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总之,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和谐是友好的而不是随意的,学生在这种友好的气氛中不感到害怕,并乐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学习活动。

三、重视语音教学,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发音、合理运用重音、语调以达到交际效果的能力

如果把一种外语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语音就相当于这座大厦的地基。因此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应强调语音教学,解决发音问题。如果一个中国人的发音特别糟糕,那么当他对外国人说外语时,人家会以为他在说汉语。这就无法起到交际的作用。学不好语音,就算有很好地听音能力也学不好口语,读和写同样会受到影响。实践证明,外语语音越好,听外语时就越容易理解。因此学好外语语音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也是重要的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语音的主要手段是模仿,外语教师自己应该掌握发音技巧,发音要标准,才能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并在练习中模仿。外语教师除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外,还应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反复模仿的恒心。教师按照正常的语音、语调、重音,重复几次正确的发音,指导学生能模仿教师的发音,自己纠正为止。老师可发出一个信号来暗示,如果学生仍发觉不了,教师可给予纠正。在进行语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安排一些绕口令练习,训练学生的语音,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区别不同的因素。当然,在语音教学中语音不是孤立的,而是和重音、语调紧密相连,在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同一个句子会因重音、语调的变化而表达不同的含义,在口语交际中所取得的作用和效果就不一样。如:“Really”这个词,若用升调即表示疑问,降调表示肯定。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时应该语音、语调、重音并重,让学生能在合适的语境中讲合适的口语。

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重视学生目的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制约,言语交际行为也不例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语言教学常常忽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来鼓励的教授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现在随着“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引进,在进行外语教学,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导入与目的语言有关的文化内容,在目前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种共识。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就语言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进行说解,指明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气氛,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角色的身份,根据言语交际的环境来正确的使用语言。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逐步增强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的使用语言的意识。

五、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应采取听说结合的方法

杰斯珀森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得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这样,他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练习听说的机会,让他们多听多说。要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法创造一个语言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多练,教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如何多说和怎样说好,每节课让学生感到是他们自己的课而不是教师的课。教师不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外语,还要鼓励他们在课后多说外语。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听说技巧训练活动。也可以采用”编故事”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常这个活动可分三步:第一步,外语教师给全班同学一个统一的故事开头,如:“Amaniswalkingdownthestreet……)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着往下续,每个学生加一句他愿意说的话,每个小组选一个人,把每个人续说的故事记录下来。这里要强调的事,连接速度要快,当学生甲说完后,学生乙必须尽快接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尽管几个组用了统一的故事开头,但各组编出的故事内容各异,这样会收到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在小组里讨论这个故事,并给出本组所编故事的标题。第三步,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朗读自己小组所编的故事,结果每个组编出的故事都会引起大家的笑声。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办法,尽量让学生都张开嘴巴讲英语,使我们的外语学习不再只停留在做题上,让“哑巴”英语尽早从我们身边消失。让每个学生从讲英语中体会到这门语言的真正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