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体会

徐美芳

徐美芳(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江苏江阴214400)

随着中风的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其致残率在存活率中却高达80%以上,而偏瘫则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运动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针灸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门诊、已确诊并符合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偏瘫早期患者,共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脑出血10例,脑梗死60例。

2治疗方法

2.1软瘫早期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均双侧取穴;配穴:极泉、委中、尺泽、合谷,均患侧取穴。

2.2软瘫末期患侧取曲池、合谷、鱼际、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健侧取曲池、合谷、足三里;头针取病灶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上点开始,沿该线方向进针,每次3针,均匀分布,并加百会穴。每次留针30min,每隔15min行针1次。疗程3个月。

2.3恢复期病灶侧头针取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枕下旁线。手法同前。其间每隔15min行针1次。

本组患者除针刺外,还采用现代康复疗法,主要是物理疗法:正确摆放体位,健、患侧翻练习,桥式运动,握手练习,患侧肢体各关节从助力运动到主力-助力运动、再到主力运动,床上坐位练习,站立平衡和步行训练等[1]。疗程3个月。

3结果

本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中风偏瘫患者早期针刺及现代康复疗法,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瘫痪早期高级中枢受损,低级中枢尚未建立代偿时,偏瘫肢体呈驰缓状态,其主要矛盾是肌张力及感觉降低或丧失。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瘀血、肝风、痰浊蒙蔽脑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此时用针刺疗法以启闭开窍,改善大脑的生理功能,将有助于中枢性瘫痪休克期早日渡过。针刺疗法有开窍醒神,滋阴潜阳,通络化瘀之功,加快肌张力感觉的恢复[2]。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同时进行,对患肢作被动运动,健肢主运活动的指导训练,以进一步改善肌张力感觉。中风病人因风痰瘀阻半身经络,邪胜正衰,瘫肢经脉邪滞于内,真气虚微,针刺应健、患侧同时取穴,旨在利用健侧经气,在针刺的刺激下调动患侧经络中的残存真气,共同驱除同经之邪气,使瘫侧受损功能得以恢复。针刺疗法与现代康复技能联合运用、协同运动来诱发瘫侧运动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学认为,“无气则不能动”、“气亏则半身不遂”、“气属阳,气即阳气,阳明多气多血之经,取之能激发患肢经络气血”,故笔者患侧取穴以阳明为主;而最能鼓舞激发人体阳气的,莫过于督脉及膀胱经腧穴。两经与脑的作用,脊髓关系密切,起着输送精髓充实于脑和总督诸阳气于脑的作用,从而成为精髓与阳气升降出入于脑和通络。故针刺此两经之背腧穴可振奋阳气,健脑补髓,促进脑功能恢复。“头为精明之府”,而“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是中风的病理环节,头部腧穴密集,通过经脉的联系,不仅可治局部病变,亦可治四肢,躯干及内脏疾患。故取病灶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对改善瘫肢运动,感觉障碍有很好的疗效。百会者,“督脉,是太阳之会”,其为振奋阳气之要穴。总之,此期以健患侧头、体针相伍及重用背腧穴,旨在不断向大脑输入运动,感觉信息,促进脑细胞功能重组,以实现对低位中枢的调控[3]。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此期若失治,瘫侧肢体运动功能可能将长期停留在此阶段。软瘫期不能渡过,是造成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的主要原因,故此期治疗绝不能轻视。恢复期以分离运动为主,共同运动基本消除,正常运动模式开始建立。此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加强上、下肢运动协调性和完善精细动作。头针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枕下旁线,一方面旨在进一步完善运动模式,另一方面有助于患者集中注意力进行自主运动训练。

笔者采用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并指导针刺治疗中风,遵循患者个体化原则,依据中风偏瘫的不同时期,各期出现的不同运动模式,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同时配合现代康复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83

[2]周士枋,花振华,实用康复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59

[3]高俊红:针刺治疗中风瘫痪疗效观察[J],实用新医学,2011(5):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