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观察

崔行军

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大洼里村精神病专科诊所252300

摘要:目的:观察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依据患者的睡眠情况分为2个实验小组,一组睡眠障碍组(50例),另一组为不伴发睡眠障碍组(50例),并同期选择50例正常的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系统对所有实验人员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以此评估实验人员的抑郁症状。结果:经过数据结果对比可得,睡眠障碍组和不伴发睡眠障碍组的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伴发睡眠障碍组中影响患者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等。结论:伴发睡眠障碍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会存在多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影响因素主要以患者的年龄和婚姻状况有关联性。

关键词: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

抑郁症是近年来的常见临床病症,大多患者会伴随发生睡眠障碍的情况,也有研究表示,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一般也会受到损害,由此可见,抑郁症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1-2],而本文主要为了观察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部分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数据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依据患者的睡眠情况分为2个实验小组,一组睡眠障碍组(50例),另一组为不伴发睡眠障碍组(50例),并同期选择50例正常的人员作为对照组。

睡眠障碍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4:26,年龄范围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2±7.55)岁;

不伴发睡眠障碍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6:24,年龄范围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2±7.35)岁;

对照组:实验人员有50例,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7:23,年龄范围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2±7.33)岁;

睡眠障碍组与不伴发睡眠障碍组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抑郁症发作的诊断标准相符合,且患者均为首次发作,在发作的两周之内没有服用过镇静、安眠及抗抑郁药物;并将患有精神分裂症或有药物滥用史的患者排除在外;

对比3个实验小组的一般数据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使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系统对所有实验人员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以此评估实验人员的抑郁症状。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系统主要包括有12个项目,并分为5大神经心理状态,神经心理状态有:即刻记忆因子、言语功能因子、视觉广度因子、注意因子与延时记忆因子,12个项目分为:词汇学习、故事讲述、图画命名、语义的流畅性、线条定位、图形临摹、编码测验、数字广度、故事回忆、图形回忆、词汇回忆和词汇再识[3-4]。

若患者在检测中的得分数据较低,则说明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差。

1.3观察指标

评估实验人员的抑郁症状,并对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结果使用(%)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研究结果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若P<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数据结果对比可得,睡眠障碍组和不伴发睡眠障碍组的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伴发睡眠障碍组中影响患者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等。

具体数据详见表1和表2

3讨论

据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抑郁症与睡眠障碍之间存在双向性的复杂关系,而睡眠障碍则极有可能是抑郁症早期发作的标志性症状,且抑郁的情况越严重则越容易伴有睡眠障碍的情况;睡眠障碍和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性也存在一定的比率,有研究者表示,伴随躯体化症状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和不伴随躯体化症状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之间,其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有所区别。

抑郁症患者常常会伴发的临床症状有:认知功能损害及睡眠障碍,据相关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方面主要表现为:认知电位P300中P3潜伏期延长和波幅的有所降低;并且,据相关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执行能力的损害、注意能力、记忆及执行功能方面的损害与其他方面的损害性而言,损害比重更大也更多;而与没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作比较,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性更大,大概在没有睡眠障碍患者的3倍左右,而有睡眠障碍者的解决能力、工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差[5-6]。

根据本次的数据结果,睡眠障碍组[(403.33±102.22)分]和不伴发睡眠障碍组[(431.11±102.23)分]的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70.11±79.99)分],P<0.05,统计学有意义;伴发睡眠障碍组中影响患者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等。这也由此说明了,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临床症状的表现有强烈的关联性,且主要与躯体化、阻滞、认知障碍等因子的相关性联系紧密;与此同时,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也十分的复杂化,还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伴发睡眠障碍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会存在多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影响因素主要以患者的年龄和婚姻状况有关联性。

参考文献:

[1]郑计华,程华枝,严玮.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疗效对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5):95-97.

[2]邵圆.甘麦大枣汤加减对产后女性睡眠障碍和抑郁状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38-39.

[3]裴书萍.焦点解决模式对帕金森病人睡眠障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6,30(10):3817-3820.

[4]何予工.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5):361-364.

[5]杨丽,石文杰,周刚.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1):2063-2063.

[6]孙立华,孙伟华,高韧.佳静安定和曲唑酮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疗效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29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