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的影响

曾红梅宋金生翁建光

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赣州342800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U-pro)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DD)血浆抗凝血酶(AT-III)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凝状态;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

肾病综合征(NS)是以水肿、高脂血症、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等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状。该病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高凝状态,可能引发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NS患者,但由于其易引发血栓形成,临床疗效欠佳,因此有学者认为应联合抗凝药物进行治疗。肝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抗凝剂,相比与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血栓效果好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医学用途广泛。本研究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7-43岁,平均年龄(33.6±5.7)岁;对照组那23例,女17例,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34.2±6.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入院后前4周给予泼尼松lmg?kg-1?d-1,第5周开始每隔1周用量减少5mg,最低剂量不少于0.5mg?kg-1?d-1。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皮下注射4000U,1次/d,连续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U-pro、ALB、FIB、DD及AT-III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肾功能指标及凝血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ro水平均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IB、DD及AT-III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FIB及DD水平明显下降,AT-III水平明显上升(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

3讨论

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约有8%-10.4%患有慢性肾脏病,不良的生活方式、治疗不规范及药物滥用等均是该病的主要诱因[1]。NS以严重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2]。患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大量体液进入到组织间隙,从而使血液浓缩;肾小球基膜的通透性大幅增加,血浆内大分子蛋白质丢失,从而导致低蛋白血症;加之某些分子量小的纤溶因子和抗凝因子等蛋白分子丢失,而大分子量的凝血因子不易丢失,引起机体纤溶、抗凝和凝血系统失衡,并伴有血栓形成和高凝状态,且血管紧张素和局部肾素分泌增加及肾内微血栓的形成会导致肾脏的病理损害加重,对NS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泼尼松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NS的主要方法,但该药无法使受损的肾脏组织修复,且患者用药时多无法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因而疗效欠佳。以肝素为代表的抗凝剂通过阻碍凝血过程的某些环节从而达到抗血和抗凝血的作用,但由于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临床应用受到限制[3]。低分子肝素是肝素的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500,其在拥有强大的抗凝作用的同时具有半衰期长和毒副作用少的特点。低分子肝素通过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血管内皮的释放,促进了纤维蛋白的溶解,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抗凝作用增强;低分子肝素对凝血因子Xa的特异性作用,使其具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出血危险降低;此外,低分子肝素能够抑制炎性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本研究中,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U-pro水平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FIB及DD水平明显下降,AT-III水平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观察组的肾功能及高凝状态的改善更为显著,临床疗效更佳。

综上,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轩慧杰.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6,28(6):118-120.

[2]但刚,刘媛,江忠勇,等.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实验室观察[J],重庆医学,2015,44(14):1916-1917.

[3]李先杰.低分子肝素钙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2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