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清洁生产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高森焱

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新疆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药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制药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制药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药品种类多、生产技术较为复杂、污染严重,因此被人们归为高污染的行业。在社会新形势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也就需要将清洁生产运用在其中,通过不断创新生产工艺,以求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从而为制药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提高其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清洁生产;制药行业

引言:在社会新形势下,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将清洁生产应用在制药行业当中,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以及方法的实施,使制药行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与环保的效果,从而提高制药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清洁生产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制药行业环境污染概况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医药工业是十分重要的组成,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回报以及高污染等特征。我国制药企业数量较多,产业布局分散,多数制药企业生产规模比较小,技术设备落后,在药品生产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制药行业污染的特点如下:(1)污染物复杂。制药企业生产所形成的废水成分复杂,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等特征,对于周边居民身体健康会造成威胁。(2)循环利用率低。制药企业排放的废弃物种类较多,变动性强,成分复杂,因此很难进行循环利用。(3)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在药品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等,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比较强。

2.实施清洁生产对制药行业的意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型生产理念,其宗旨在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企业市场竞争力。从环境保护效益角度出发,清洁生产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工作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环境风险。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制药行业发展中,应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方式,贯彻学习科学的发展观。另外,制药行业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同时产品运输成本也比较大,企业市场竞争形势日益激烈,只有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才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清洁生产在制药企业的应用实例

某制药企业的主要产品有口服固体制剂、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粉针剂、动感粉针剂等各类药品,拥有300余个品种,400余个品规。该制药企业生产以两班(16h/d)为主,年均工作天数251天。以各生产车间的典型产品为例,其中生产用纯化水是由公司纯化水站统一制备,各车间用的注射用水则是各车间通过自有设备制备。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开始了清洁生产审核活动,成立了清洁生产审核小组,制订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并组织了“清洁生产审核宣讲会”、开展了宣传和培训。经过前期大量的宣传培训,该公司员工对清洁生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清洁生产合理化建议工作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同时,清洁生产审核小组对废弃物的产生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预计投资额较大的方案。经过整理,初步形成了38项方案。审核小组按照产品或包装物改进、污染物削减或循环使用、过程控制优化、技术工艺改造、加强管理、设备更新或维护、员工素质提高或激励机制完善、资源能源节约或替代等八个方面,对产生的38个方案进行了分类。

清洁生产方案的分类汇总结果如图表1所示。

根据该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审核小组把投资在5万元以下的方案定为低费方案,投资5至20万元的定为中费方案,20万元以上的定为高费方案。按这个标准对产生的方案进行汇总,共有7个中高费方案,包括F13、F12、F34、F38、F35、F36以及F37。方案筛选采用了简易筛选方法,由该制药企业的公司领导,技术部负责人、七个生产车间和动力车间的负责人,以及相关环保、设备和财务人员根据环境可行性(如削减废弃物的数量)、经济可行性(如基建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技术可行性(如是否有成功案例)和可实施性(如实施的难易程度)等条件,对方案进行简单的比较筛选[1]。受药品生产GMP要求的限制,F12和F13两个方案的可行性较差,在现阶段暂不考虑。F34、F35、F36和F37这四个方案技术、环境、经济和可实施性基本可行,审核小组同意在接下去的可行性分析阶段对其进行技术、环境和经济评估,考察可行性和可实施性。F38是个末端治理的方案,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考虑到这个方案对于解决片剂车间内的扬尘问题的重要性,审核小组仍然决定在下阶段对其技术和环境的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审核小组按可行的无低费方案、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和不可行的方案汇总了所有88个方案。其中,可行的无低费方案28个,包括F02、F08、F10、F05、F20、F01、F09、F17、F24、F26、F03、F15、F18、F25、F27、F28、F31、F33、F07、F21、F29、F32、F04、F06、F11、F19、F22以及F30。另外,中高费方案5个,包括F34、F38、F35、F36以及F37。对于以上投资费用少、见效快的无低费方案,该公司本着边审核、边实施的原则,迅速组织人力物力予以了实施,以巩固和扩大清洁生产的成果。对于实施各类方案的收益,该公司均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职工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公布。通过宣传审核成果,全体员工参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调动和鼓舞[2]。

结论:

简而言之,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制药行业应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方式。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清洁生产在制药企业中的应用方式以及效果进行了详细探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以制药企业为主体,构建完善的配套政策和规范,加强调控管理和审核,这样才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淑梅,薛新升,张琪,刘守强,刘丽杰.清洁生产是制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齐鲁药事,2019(12)

[2]徐爱军,孟庆才.入世五年看入世对我国制药业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