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民素质现状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江苏省农民素质现状评估

许良

——对宜兴、射阳、阜宁三县(市)的抽样调查

许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308-02

摘要:本文以宜兴、射阳、阜宁三县(市)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对江苏省农民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制、讲风尚、爱健康”六个方面的素质状况及发展需求进行调查评估。主要结论是:江苏省农民的文化程度整体不高,但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已经觉醒;农民技能结构单一,但对相关技能的学习兴趣较高;多数农民愿意对土地进行投入,需要更宽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平台;农民对自身法律权益的了解不足,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正在觉醒;农民在婚姻观和履行赡养义务等方面,表现的比较进步;多数农民的健康状况良好,但忽视健康风险。

关键词:农民素质;新型农民;培养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江苏省农村人口众多,但是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调查评估江苏省农民素质现状,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和改造农民,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既现实又紧迫的重要任务。

一、调查情况简介

笔者分别于2010年2月、2010年4月对江苏省宜兴县(市)、射阳县、阜宁县农民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制、讲风尚、爱健康”六个方面的素质状况及发展需求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05份),以寻找新型农民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民素质的全面开发提供基本框架。

宜兴县(市)地处沪、宁、杭三角中心,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耕地面积6.49万公顷,总人口106万。射阳县位于苏北沿海中部,是苏北主要农业大县;土地面积2795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阜宁县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为著名的革命老区;耕地面积8.88万公顷,总人口108万。选取这三个县(市)作为调查样本,分别代表较发达地区、农业主产区和贫困地区。

二、调查县(市)农民素质现状及发展需求

(一)文化素质。

1.农村基础教育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表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4.6%;小学教育程度农民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19.4%;初中教育程度农民比重为65.0%;高中或中专教育程度农民比重为10.5%;大学教育程度农民比重为0.5%。

初中教育程度农民的比重较大,说明九年义务教育措施的贯彻和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民的文化程度整体表现不高,高中或中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农村人口比重仅为11.0%。从整体上看,江苏省农民仍然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群体。

表1农村基础教育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调查资料整理而得。

2.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情况看,70.7%的农民认为文化知识非常重要,文化水平越高越好;23.2%的农民认为文化知识比较重要,至少不能是文盲;只有6.1%的农民认为文化知识不重要或说不清楚。这说明目前大多数农民认可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对学习文化知识持积极的态度。

3.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72.4%的农民在支持子女上学上态度坚决;20.5%的农民表示对子女上学进行投资是值得的,但是要看家庭的经济条件;只有7.1%的农民认为上学不如在家务农。这反映了大多数农民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往往面临一些生活和经济上的现实压力。

(二)科技素质。

1.非农专项技能的掌握情况。

农民掌握程度较好的非农技能为运输驾驶、铁木工、建筑,但是精通这几类技术的人数比例都没有超过30%(表2)。这说明农民技能结构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需求。

表2农民对非农专项技能的掌握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调查资料整理而得。

2.参与技术/技能培训的意愿。

从调查情况看,近30%的农民对参与技术/技能培训的意愿是不明确或不积极的。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素质进行开发的力度,但农民自身学习技术/技能的意愿仍需加强。

3.技术/技能的学习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学习需求突出;对非农技能的学习需求也比较显著;但大多数农民仍然疏远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环保节能技术。

(三)经营素质。

1.土地经营观。

如表3所示,71.5%的农民愿意对承包的土地进行投入。不是很乐意投入和根本不愿意投入的比例分别为10.9%和2.6%。投入意愿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种植农作物收入不是很高,投入不值得”、“承包期比较短,政策不稳定”。

表3农民土地经营观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调查资料整理而得。

2.农产品销售观。

调查结果显示,有45.8%的农民希望由专门的企业或公司来收购农产品;有40.9%的农民希望由农业合作社等类似机构来统一销售农产品;有37.6%的农民希望按照规定将农产品卖给国家;有37.7%的农民希望自己拿到农产品市场去卖。这反映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销路不足的问题,农民希望借助政府或社会的力量来销售农产品。

3.自我经营的职业观。

调查表明,农民对老板和公职人员的职业角色最为偏好,对工人、进城务工者和农民的职业身份表现最为消极。这体现了当前农民对自身身份的不满,也反映了社会各群体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四)法律素质。

调查表明(表4),农民对以合理方式来解决纠纷基本上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48.9%会首先采用法律手段,34.2%倾向于首先找村干部协商解决,16.0%选择直接上门找对方理论,仅有0.9%表示会找机会威胁、打击和报复对方。

表4农民对合理方式解决纠纷的认识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调查资料整理而得。

另外,关于农民对通过法律解决纠纷的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1.7%的农民认为人情非常重要,有的时候情大于法;有49.8%的农民认为打官司比较麻烦且有损脸面,如能私了他们愿意选择私了。

(五)思想道德素质。

对于婚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6.2%的农民倾向于自己做主、父母同意,46.4%的农民看重门当户对、找对象看身份地位,34.6%的农民同意感情不合应该离婚。

在老人赡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71.3%的农民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尽力赡养父母,20.7%的农民认为老人赡养应该由兄弟姊妹共同负担,8.0%的农民倾向于老人自理或进养老院。

(六)身体素质。

在健康维护方面,调查显示,有39.4%的农民对自己的健康非常自信,有38.9%的农民表示身体基本还不错,有一些小问题但没有关系,有22.6%的农民认为自己的身体比较差。

三、总结与思考

从抽样调查结果看,江苏省农民的文化程度整体不高,但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已经觉醒,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国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后,将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农民技能结构单一,但对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非农技能的学习兴趣较高,今后应在加强重点项目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农民学习技术/技能的意愿。多数农民愿意为土地进行投入,但需要长期土地政策的保证;对农产品销售,农民需要更宽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农民不认同自身职业身份,对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农民对自身法律权益的了解不足,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正在觉醒,今后应大力提升农民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农民在婚姻观和履行赡养义务等生活风尚方面,表现的比较进步,今后应继续弘扬传统美德,进一步开放思想。多数农民的健康状况良好,但忽视健康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关注健康风险。

通过对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素质、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六大核心素质”的调查分析,为农民素质的全面开发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在农民素质建设过程中,既需要对这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综合开发以促进全面发展;也需要针对农民的具体发展诉求,在相应方面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红梅.对新农村建设中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6)

[2]蒋寿建.村文书视角的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

[3]李筱英.硕士毕业论文[D].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研究,2007(6)

[4]王永刚.河南省农民素质现状评估——对汤阴、镇平、卢氏三县的抽样调查[J].魅力中国,2009(11)

[5]曾福生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10)

作者简介:许良(1978-),副教授、双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和国际金融。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批准号:2010FJJ049)。作者感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王永刚教授的指导及为本文提供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