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以上思县南屏瑶族乡中心小学“壮瑶一家亲”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以上思县南屏瑶族乡中心小学“壮瑶一家亲”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为例

王振宝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南屏瑶族乡中心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及生活实践等各方面,它是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更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聚集地"。如何处理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民族团结,营造科学、民主、人文、和谐的校园特色文化精神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方向。

一、校园特色文化的解读

1、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知识教育和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以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对于某种价值的特殊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对于上思县南屏瑶族乡中心小学而言,校园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就在于它与其他学校一样都是具有"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即既是优秀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先进文化创造的重要源泉。而个性则体现在学校"壮瑶一家亲"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创新上。

2、壮、瑶民族文化。南屏瑶族乡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西南部,境内十万山峰巍然耸立,成为上思县西南端的天然屏障,故称南屏。南屏瑶乡是防城港市唯一的一个民族乡。全乡总面积526.6平方公里,总人口11071人,其中瑶族5095人,壮族5302人,汉族和其他民族共673人,瑶族占总人数的46%。南屏乡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中,语言已逐渐互通。本民族之间的交流多使用瑶话壮话,对外进行沟通交流时,多讲壮话或白话,学生在学校则学习普通话。几千年前,他们从遥远的地方迁徙至此,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服饰、建筑、习俗等等都是民族史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民风民俗,瑶族的舞蹈、壮族的山歌无一不体现了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3、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少数民族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体现着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的学校本身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必然会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气候、环境及风俗习惯的影响。经过长期的感染熏陶,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元素必然会渗透到校园文化当中;另一方面,从学生构成上来讲,因地方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为该地区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所以招生的主要对象为本地学生,该地少数民族学生也就成为学校的主体成员,这些学生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会影响到学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南屏瑶族乡中心小学校园文化既有瑶族文化的身影,也有壮族文化的印记。"壮瑶一家亲"的校园特色文化则是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价值观念,是瑶壮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发展而成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特色及文化之花齐放的壮景,也是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

一、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意义

1、博学增智,陶冶情操。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特定场所,学生在学校的环境和空间内进行交流和学习,学校精心设计校园人文环境,积极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素养。[2]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教育力量,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全校师生不仅能获取丰富的瑶壮民族文化知识,扩大师生的知识面,还能通过展示瑶壮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及习俗,让学生耳熟目染,形成良好校园特色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3、增强校园文化创新活力,促进校园健康持续发展。普林斯顿大学第28任校长威尔逊先生曾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像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可见,保持学校的独特"精神"和"个性",才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3]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表现出了极大地趋同性,促使学校发展缺乏自己的特色和活力,发展缓慢难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既体现共性又要突出个性。因不同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办学条件等都会有所差异,所以,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必然会展现出独有的个性。而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便利条件,一味盲目的模仿和复制则会导致校园文化根基萎靡,创新动力不足,最后致使校园之花枯萎,学校也就难以生存发展下去。

4、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团结壮瑶民族,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发展。壮族和瑶族的民族文化具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壮瑶两族的见证,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因子,它们给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但随着历史的进程,瑶壮民族文化已开始逐渐消逝。作为瑶壮民族地区的学校,理应承担起本地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壮瑶一家亲"校园文化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壮瑶两个民族的历史、民族特色、人口分布情况、民族风情、礼仪、服饰、美食、建筑等特点,让学生在瑶壮民族艺术大氛围中认识两个民族的文化,培养他们对地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自主自发地尊重、传承瑶壮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神,增强壮瑶同胞团结互助意识,为壮瑶两个民族建立了友谊的桥梁,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从而也更好的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发展。

二、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措施

1、融入教学活动,为校园特色文化"架桥铺路"。一是利用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这一优势,把瑶壮民族文化形成系统、全面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对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如瑶壮民族服饰是学生常见的服饰,即使穿在身上,他们也不一定了解其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又如瑶族常过的"盘王节",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其来历。学校应充分开设及利用特色课程,挖掘瑶壮民族文化,可通过课堂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瑶壮民族艺术品图片或实物,布置瑶壮民族名人画像、名言俗语及学生自创的民族题材书画作品等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各民族的服饰、建筑、风俗及艺术特点等,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二是开设具有针对性及民族特色的实践课程,学校可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为学生展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课外实践课上,可带领他们到家乡文化氛围浓郁的地方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熏陶。带他们去领略瑶壮民族建筑的神奇,去感受瑶壮舞蹈和歌曲的神韵,亲身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2、巧用校园基础设施,为校园特色文化"添砖加瓦"。除了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如长廊、板报、宣传栏等地,在楼廊展示瑶壮民族发展的历史,民风民俗、民族精神信仰等知识外,还可以设立民族文化室,专业、全面地介绍瑶壮民族文化,通过展示具有民族文化艺术气息及珍贵物品,由专人负责,可定期向学生免费开放;各班级还可以建设文化角。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以瑶壮民族文化为主题,建立班级民族文化角,形成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氛围,以独特的文化内涵滋养、影响学生;还可以将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图案或其他元素印在校服或校牌上,或者在设计校徽时,将其融入其中。让学生时刻"看得见,摸得着"瑶壮民族文化;同时,学校广播站在课余时间播放校园歌曲时,可多播放一些瑶壮民民歌名曲,甚至可作为上下课的铃声,让学生经常"听得见",久而久之"唱得出"瑶壮民族文化。

3、渗入制度建设,为校园特色文化"保驾护航"。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弥漫于校园中因"人"而形成的制度体系。[4]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要发挥瑶壮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就必须得将瑶壮民族文化以学校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保存下来。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将本地区瑶壮民族文化的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制度体系建设之中;其次,将这些措施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随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改进;再次,将瑶壮民族的文化精神注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方针之中,并以校训、校歌的方式保存下来;最后,通过制度建设,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代代的传承下来,使其真正成为上思县南屏瑶族民族地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大学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

[2]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之路--以瓶窑镇第一中学为例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4]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