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合并抑郁/焦虑障碍

/ 2

癫痫合并抑郁/焦虑障碍

刘文校1赵秀丽2

(1青海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青海西宁810000)

(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青海西宁810000)

【关键词】癫痫;焦虑障碍;抑郁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84-02

癫痫(Epilepsy,EP)和抑郁二者均为长期困扰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疾病。癫痫伴随抑郁的发生率约为30~35%[1]。癫痫合并抑郁/焦虑障碍不但引发病人身心损伤,也为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处置构成了相当的挑战。及早精确的辨别癫痫伴抑郁的有关危险因子,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病痛折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将就癫痫合并抑郁/焦虑进行综述。

1.癫痫

EP是一类以伴有恒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性的脑部疾病。EP非某种具体的疾病实体,却为一类具备差异性致病原因、症状表现差异但都有频繁EP发作为特性的慢性脑部疾病状态。EP根据EP发作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及发作类型不明的EP。

2.抑郁/焦虑障碍

2.1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为多种病因导致以抑郁为主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为一类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核心的症候群。抑郁障碍和体内递质失调关系密切。LeschKP等证实,突触前膜5-HTlA受体状态与抑郁障碍产生相关,激动并调控5-HT的释出增添细胞之间的5-HT数量,产生抗抑郁症的疗效。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

(1)人格特点:Enns及Cox发现,高价人格(情感波动、神经质、易生气、焦灼、激动、冲动、积极等特质)和低价人格(依赖、责备、强迫、完美主义)等人格特性和抑郁发生具备强关联[2]。Needles及Abramson认为抑郁患者改进对正性事件的原因归类可促进他们重获希望感的几率,抑郁康复和正性事件的归因高度相关。

(2)共患病:国外分析表明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多数可归因于他们对出现低血糖的惧怕感。调研表明糖尿病病人伴抑郁约占30%,约为一般人群的2~3倍[3-4]。

(3)环境因素:环境对人可以产生心理和生理影响。ICU医护人员因其工作性质普遍压力较大,研究表明ICU医护人员中23.8%出现抑郁障碍,58%有离开现岗的意愿,明显高于其他医护群体[5]。

2.2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一组以焦虑为核心症状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可有莫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及肌肉紧张。发病机制和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有关。EP病人伴焦虑障碍的几率高于普通群体。源于欧美的调研发现癫痫病人焦虑一生患病率为一般人群的2.4倍,高达11%~25%。

3.EP伴随抑郁/焦虑障碍的机理及影响元素

3.1癫痫合并抑郁/焦虑障碍的机制

EP伴随抑郁障碍患病率高达30%,发病率比普通群体高5~20倍,EP伴焦虑障碍很常见为14%~25%。EP及抑郁的产生涉及双相互相影响。调研发现EP患者发生抑郁/焦虑障碍的几率显著增高,而焦虑/抑郁患者发生EP几率也显著大于普通人。众多调研表明EP伴焦虑/抑郁具有多种共同的机制。EP和抑郁共病机制涉及神经递质改变学说、脑功能的改变、心理及神经生物学改变等[6]。EP和焦虑障碍共病机制则涉及边缘系统、GABA受体功能、钙离子通道的调控改变和社会心理改变有关。

3.2癫痫伴抑郁的相关影响元素

(1)难治性EP:难治性EP指以规范的抗痫治疗还会复发或已被临床确定是治疗困难的EP或EP综合征。难治性EP治疗困难,容易频繁发病。患者日常生活更容易被反复的EP发作及时间、金钱、精力的大量消耗所困扰,更容易发生抑郁障碍。

(2)教育背景:EP患者因EP反复发作的困扰,学习机会相较同龄人普遍偏低,甚至好多人因疾病困扰放弃继续受教育机会。教育水平不高,特别是由此导致的对EP发作的认知匮乏,特别是在长期反复的不可预知的EP发作,使他们更容易为心理问题困扰,更容易发生抑郁障碍[7]。良好的教育水准为EP病人伴发抑郁的庇护因子;

(3)经济水平:研究表明经济基础差的EP患者因其接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机会更少。不能负担昂贵高效的抗痫治疗,特别是持久用药造成的过重经济负担。这些因素导致病人的EP发作控制普遍不好,反复的EP发作及经济压力造成了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相对较高;

(4)婚姻状况:婚姻是家庭稳定的基石。EP患者很容易因为自身因素(自卑、自暴自弃、身体残疾)或社会因素(歧视)而婚姻受挫,不敢或不能追求婚姻生活或者婚姻后因受歧视而婚姻失败。这些因素会加重病人的挫败感,长期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产生抑郁/焦虑障碍。

(5)就业状况:稳定的工作可以使患者的生活、工作有一定的规律性。当EP患者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上面后,可以相对减少对疾病本身的过分关注。EP患者工作不如意或者失业,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方面困扰,也会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疾病本身上来。更容易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前景以及当下的生活困扰进而产生抑郁/焦虑障碍。

(6)监护人心理状态:源于国外对EP患者及其监护人的研究发现监护人抑郁障碍是EP病人抑郁的重要危险因子[8]。

(7)负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可以增加病人的生活、心理承担,造成抑郁/焦虑的产生。多项对照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数量和抑郁障碍正相关,表明EP伴随抑郁障碍和负性生活事件相关。

(8)EP发病情况:EP患者的发作类型、发作频繁程度和发病年龄都与抑郁障碍发生有关联。欧洲进行的试验证实了颞叶起源EP伴发抑郁/焦虑的几率居所有EP种类之首[9]。EP大发作,尤其是频繁EP发作给病人的生理及身心造成较负担。

(9)EP治疗情况:不规范的治疗,频繁更换抗痫方案,不规律服药会使治疗效果降低,乃至引发EP持续状态。此外一些抗EP药物本身可以产生抑郁/焦虑的副作用。不好的治疗效果会使EP频繁发作,容易使患者失去治疗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时间久了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障碍。

(10)年龄:青中年EP患者为EP伴抑郁障碍的高发人群。患者整日笼罩在疾病本身及周围人异样眼光下容易产生羞耻及自卑情绪,长久如此很容易合并抑郁的发生。

(11)性别:调查发现女性EP病人相较男性病人发生抑郁/焦虑的概率更高[10]。

(12)其它因素:伴发其它疾病、智能低下的EP病人更易发生抑郁障碍。

【参考文献】

[1]ChangHJ,LiaoCC,HuCJ,etal.Psychiatricdisordersafterepilepsydiagnosis:apopulation-basedretrospectivecohortstudy[J].PLoSOne,2013,8(4):e59999.

[2]EnnsMW,CoxBJ.Personalitydimensionsanddepression[J].CanadaJournalofPsychiatry,1997,42:274-282.

[3]LustmanPJ,ClouseRE.Depressionindiabeticpatients:therelationshipbetweenmoodandglyeemiccontrol[J].DiabetesComplications,2005,19(2):113-122.

[4]RegenF,MerklA,HeuserIDiabetesanddepression[J].DtschMedWochenschr,2005,130(1):1102.

[5]EmbriacoN,HraiechS,AzoulayE,etal.Symptomsofdepressioninicuphysicians[J].Annintensivecare,2012,2(1):34.

[6]PriceJL,DrevetsWC.Neuralcircuitsunderlyingthepathophysiologyofmooddisorders[J].TrendsCognSci.2012.16(1):61-71.

[7]SzadoczkyE,RozsaS,ZamboriJ,etal.Predictorsfor2yearoutcomeofmajordepressiveepisode[J].JaffectDissord,2004,83:49-57.

[8]HamSH,KimB,LecSA,etal.ContributionofthefamilyenvironmenttodepressioninKoreanadultswithepilepsy[J].seizure,2015,25:26-31.

[9]GaitatzisA,TrimbleMR,SanderJW.Thepsychiatriccomorbidityofepilepsy[J].ActaNeurolScand,2004,110:207-220.

[10]LaceyCJ,SalzhergMR,D’SouzaWJ.Riskfactorsforpsychologicaldistressincommunitytreatedepilepsy[J].EpilepsyBehav2014,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