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转移的现状及战略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3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转移的现状及战略选择

许晓冬

许晓冬大连工业大学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着国际产业分工的布局,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分工的调整,欧美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作为承接最多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国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受到更多挑战,本文以全球产业分工为背景,着重研究当前阶段中国在全球国际分工新格局中所处的矛盾地位,并提出一系列策略来解决国际分工转移带来的不利局势及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一、全球化国际分工转移的特点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格局

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转变,其具体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这种金字塔型的生产格局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据金字塔的顶端,牢牢控制着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金字塔的中间部分被次发达国家占据,而处于金字塔最低端的则是以劳动力比较优势著称的发展中国家。早期的福特汽车、宝丽来照像机、施乐复印机等都最早在美国研发、制造,随着需求的扩大,那些有经济条件的次发达国家开始进口美国最新产品并开始通过资本合作,掌握核心技术,取代美国进行生产,而最先开发市场的美国已经退居幕后,因为“撇脂定价”已经让美国因新产品的研发与出口获得巨额财富,对于美国来说,他又开始了对新一轮竞争的思考。

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诸如日本、英国这样的国家对生产成本过高产生的忧虑促使其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地点建立工厂以减少成本,于是中国、墨西哥、印度及东南亚国家成为金字塔最底端的最好选择。在这些国家,产品只要按照标准化的程序生产即可,流水线上布满了较低工资又敬业的工人。全球化过程中,价格是最敏感的因素,发达国家只要寻找到比本国更具优势,即成本更低的生产条件,即会意无反顾地通过资本合作完成产业链的转移。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由于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最上端,控制着高端产品的研发,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分工链条的最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从产品价值中分得的利润相当微薄。针织衫、小家电、玩具、打火机等日常用品常常被贴上了“MADEINCHINA”标签,很多企业由于缺少国际知名品牌,不得不成为国际品牌生产商的“合作者”,为一些知名品牌作代工。著名的芭芘娃娃在中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芭芘是一个全球化的产物,其原料来自中东石油,假发来自日本,外包装由美国提供,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加工组装,最终出口向国际市场。每个芭比娃娃在国际市场的售价大约十美元,但无法想像在中国等国家加工环节上只赚不到50美分。

国际知名运动品牌耐克的生产中心早已经转移到中国福建晋江,在这里,因为国际分工的外在动力,这个城市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鞋都”,从最早为耐克和阿迪达斯作贴牌生产开始,民族品牌也在摸索中前行,先后出现了特步、安踏等中国自主品牌。这不能不说,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中不利的因素不能忽略,较低附加值的加工带来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外国厂商对生产环节价格上的控制等,使国内企业不得不更加依附于发达国家,这种恶性循环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与改革。

(三)国际分工转移伴随产业结构调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寻找更合适的生产区域。1950年美国占GDP比重最大的5个行业依次是制造业、零售业、房地产与租赁业、农业和批发业;到了2007年占GDP比重最大的5个行业则依次是房地产与租赁业、金融保险业、制造业、教育医疗。50年代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7.03%,而到2007年占比重11.67%,排名仅为第四,制造业中最主要的行业是纺织与食品,其中纺织业在90年代后占GDP已经不足1%。2007年占比重最大的行业是金融和房地产业,占GDP比重为20.67%,而该行业1950年仅占11.39%。美国工业化中后期增长最快的是“专业服务”,其次是“教育医疗”,再次是“金融保险”,最后是“房地产与租赁”。进入21世纪后,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5%左右。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较快,从1987年的19.04%上升为2010年的46.87%,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一、二产业,但比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还很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产业比重的调整与全球化国际分工转移有着紧密的关系,包括英美等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80%密集地分布在纺织、机械制造、电子元件等产业,对中国的产业分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矛盾现状

(一)中国制造“闻名世界”

由于国际产业分工及要素的全球流动,发达国家逐渐放弃在本国高成本的生产环节,把产品的中间环节全部或部分向中国转移。一个世界品牌诸如LV的包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但如果你发现这是在中国制造的,并不会惊讶,从冰箱、彩电、集顶盒到衬衫、鞋帽、发夹,发达国家只要消费的商品都可以在中国找到源头。据统计,美国人穿的十双鞋中,有七双产自中国,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七大洲广泛分布。但“MADEINCHINA”并非全部出于中国人之手,哪怕给ARMANI大衣钉纽扣的工作由中国妇女完成后以中国口岸为出口基地,也算是中国制造,实际上,中国并非独立制造如此多的产品,只不过发达国家把最便宜、最浪费时间、最耗费劳动力的生产环节交与中国,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貌似显得中国很重要,但其竞争力与效益还差得很远。

(二)微笑曲线下的低利润链条

目前国际化的产业链趋向更深层次的延伸,产品的产业链条跨越国界,除了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外,其它诸如标准化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皆在国外进行。虽然国界之外的生产链条具有增值性,但生产关系决定了双方在分工中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主导着价值的创造与分配关系,发展中国家服从于发达国家标准化生产的指令,其生产与服务环节是附属于主导国。

用微笑曲线表示的产业分工链则很形象地表达了明显的层次关系及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笑脸下端窄小区域是所谓“世界工厂”的生产区域,在这个区域,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按照主导国要求做着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利用丰富的资源与低劳动力成本实现着产品的规模化运营,看似中国加入了全球化的分工格局中,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此角色的份量又如此之轻,利益的空间又如此微薄。而微笑曲线上面的左右两端则剑指创新设计与全球营销,而其无限延伸的状态也形象地表达了在分工中主导产业分工国家利润的无穷大。

(三)“中国加工厂”缺乏竞争力

中国珠三角、江浙、闽南地区是承接加工贸易的主要地区,由于核心技术相对缺乏,其生产环节依附于国外,在材料的选用、制作工艺等方面都有着苛刻的要求,导致其在本国加工环节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比如我国出口的彩电、DVD、MP3等视听产品多数依靠着国外的核心技术,以中国为基地生产电子元件,并组装出口,其产品价格较低,又多为贴牌生产,无法与欧美大品牌竞争。

另外,在中国的外商企业对高精尖技术的严格保密与封锁,中国的生产企业望尘莫及,只能依靠劳动力与资源优势吸引外企进口核心部件后在中国进行组装成品再出口,这几年机电产品增长速度很快,貌似中国在加工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而事实却是外强中干。在CRT彩电慢慢退出市场后,平板彩电在中国生产与出口逐渐增加,但其核心技术与专利却来自韩国、日本与美国。2008年的金融海啸,很多专门做贴牌生产、委托加工的企业收到退单甚至企业倒闭。市场上的领导者其实就是竞争力的角逐,谁拥有强大的技术或是品牌优势,谁就可以笑得更久,驰骋得更远。

(四)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经历了从“三来一补”方式到目前发展迅猛的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各种海关特殊监管区形式,极大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截止2009年,各式海关监管区域有93个,其中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功能区57个,以保税物流业为主的功能区有36个。198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6.7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4%,到201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1577.7亿美元,占2010年进出口总值的38.9%,虽然略低于2008年41.1%,贸易方式略有优化,但依旧反映着加工贸易在中国进出口的“半壁江山”的地位。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57.3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利用外资占一半以上。

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占加工贸易的比重达70%以上。中国出口加工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产品已占世界生产总量的70%,实现了高新技术产品的聚集效应。目前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德国。机电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大,约占80%的出口份额,一般贸易仅占10%左右。另外,这些加工企业多为外国独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超过60%以上,加上中外合资企业出口后,外资企业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超过80%。

三、中国应对国际分工转移的战略选择

(一)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发达国家把核心技术留在本国,而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看中的是劳动力成本低,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这一优势。这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仍然集聚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内涵也在上升,很多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度高的环节都渗透了较高水平的技术,比如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第一的机电产品就存在着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地外资企业占本地总企业数一半以上,对提高就业水平、培养技术人才有积极的作用。

(二)从加工链的低端向上游转移

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着中国的比较优势,但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及经济形势的变化,如果这种优势不顺势而上,一直停留在较低的加工链条上,仅仅依靠劳动力优势,仅仅作为创新国家的附属产业,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不会有发言权并最终被更有优势的国家所替代。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出口比重与增速下滑,珠三角、长三角等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受到了重创,由于对发达国家出口依存度超过50%,当危机冲击欧美国家时,外资撤离、外商取消定单等行为对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企业开工不足,岗位缩减、业务量大大减少。如果中国企业总是满足于低端加工制造以获取加工费,则永远停留在全球产业分工的最弱势环节,没有主动权更没有发言权,只有不断通过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与培养研发团队才能有机会与欧美国家比拼。

(三)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移

在全球化分工的产业链条上,中国制造无疑是较光彩的一笔,从轻工、化工到重工,每一产业每一类产品都有中国制造的身影。但中国这个制造类大国,竟然在国际品牌中没有丝毫的位置,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奢侈品牌就在中国设代工生产线,至2009年,60%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有自己的生产线,中国广东深圳、东莞以及浙江温州等地的一些企业从事国际奢侈品代工生产,世界著名奢侈品牌Armani、BOSS、杰尼亚、RalphLauren等多数产品产自中国,虽然诲莫如深地印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但实际支付给中国的价格简直是不值一提。技术创造产业,只有企业不断重视研发与创新,以技术与实力引领的产业升级才会使中国企业走上历史舞台,中国的海尔、格力、联想正在做着努力与尝试,以信息产业的提升带动制造业的发展,以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引领配套产业劳动效率的提升,从而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品牌的力量,品牌与技术的结合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再多的贴牌生产都无法与民族品牌、世界知名品牌相提并论。意大利之所以在高级服装及服装定制领域首屈一指与其众多的世界品牌有着直接关系,意大利在服装设计领域拥有一流的服装设计大师,具有高超的设计理念及能够准确的把握时尚潮流,从而形成了比较优势的集聚力量,在服装设计、布料生产方面的竞争力使其它国家望尘莫及。

(四)“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较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及大量的外资企业成为出口的主力军,对民族产业构成一定的威胁。对发达国家的依存度越强,在经济波动时受到的影响越大,中国企业不应把立足点放在这些有技术优势的创新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要把市场尽量做大做全,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相结合,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加强产业合作,比如与非洲国家加强石油勘探合作,与东南亚国家加强第三产业合作等,都将提升中国产业的自主升级。2005年,中国就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以外资为主力的出口企业所占比重超过60%,这些企业多为加工贸易型企业,要提升民族产业的竞争力,势必需要更多的民营资本及跨国资本的联合,跨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经营将会扩大中国海外市场,提高中国企业知名度,减少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引进来”不是最终目标,“走出去”才是中国产业提高竞争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