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末节组织缺损不同皮瓣修复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手指末节组织缺损不同皮瓣修复临床体会

王宏贵

王宏贵(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梅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4112)

【摘要】目的探讨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功能性修复的几种方法1:腹部皮瓣2:v-y推进皮瓣3:顺行岛状皮瓣4:指根部岛状皮瓣5:邻指皮瓣6皮神经营养皮瓣7:游离皮瓣在不同人群不同伤情中的应用。结果所有皮瓣成活,外形满意,大部分皮瓣感觉良好。结论带神经皮瓣修复皮肤缺损质地结构与患处相似,感觉恢复良好,是修复末节指端的理想材料,值得在基层推行。

【关键词】手指末节组织损伤组织缺损修复

【中图分类号】R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11-02

手是人体显露部位和劳动的重要器官,是生活及工作中手部受伤最为常见,特别是指端缺损的机会明显增加。指端缺损常常合并有指骨或肌腱外露,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覆盖创面,易发生感染,骨坏死,外露不愈,疤痕性疼痛,勾甲等,造成严重的生理或心里障碍。

手术方法及皮瓣选择

1:末端指骨完整,甲床及末节指腹组织均缺损,根据患者要求可行,腹部传统带蒂皮瓣成活率高,较隐蔽,但患者较痛苦,术后外形及感觉较差,现已较少应用;另可行同指根部岛状皮瓣加鱼际组合皮瓣,术中要注意远指间关节关节支有无损伤,优点患者痛苦较小,指神经背侧支与指神经吻合后,腹侧感觉恢复较好,拇指可行桡侧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食指背侧皮神经营养皮瓣,优点是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缺点是需要损伤拇指一根主要动脉和破坏手部主要功能区,需慎重考虑;如技术力量允许,患者能接受,也可行游离拇甲皮瓣修复,不论外形和感觉均较满意,缺点是需牺牲一拇指,技术要求较高,基层医院较难做到。

2:末节甲床完整,指腹组织缺损,可行较简单的邻指皮瓣,可将指背-皮神经带入皮瓣内与指神经吻合以恢复皮瓣的感觉。同指根部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外形饱满,指背神经与指神经吻合后感觉恢复良好,技术难度不高,但对患指损伤较大;拇指末节指腹缺损另可行指背皮神经营养皮瓣或食指背侧皮瓣修复。如技术力量支持可根据缺损大小行第一或第二趾侧腹瓣修复缺损,质地接近,外形美观,感觉良好。近年来示中环小指近节背侧皮神经营养皮瓣已得到广泛应用修复末节指腹缺损,因血供不可靠,应慎重考虑。

3:甲床缺损:在现在生活及工作中较常见,分为部分缺损和完全缺损。远端部分缺损可考虑残留甲床或踇趾切取中厚甲床回植,需在指骨上钻孔,回植成活力不能肯定,可选用鱼际皮瓣,成活率高,外形美观,但感觉恢复较差,损伤主要功能区。完全缺损另可选用指根部岛状皮瓣,优点成活率高,缺点患指损伤大,皮瓣外形臃肿,有需要整形可能,感觉恢复欠佳,耐磨性差。近年来有不少人选用近节背侧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甲床缺损,优点不损伤主要血管,缺点蒂部外形欠美观,皮瓣血供不可靠。如技术支持可选用游离趾甲瓣移植,优点外形美观,与正常手指甲无异,感觉恢复良好,缺点牺牲脚趾甲,技术要求及手术级别高,在基层受到一定限制,部分患者不能接受。

4:指端组织缺损:指端缺损<1.0cm,可以V-Y皮瓣推进修复,手术简单,术后外形美观,感觉恢复良好,不能单纯V-Y推进的可通过顺行V-Y岛状皮瓣推进修复,效果满意,如损伤较大,可行指根部岛状皮瓣或指背筋膜瓣皮瓣修复。

5:手指末节组织缺损修复意义:手指末节特有的抓捏功能是以其独特的皮肤结构,丰富的感觉小体及健全的感觉神经支配为前提的,末节组织缺损后的修复应最大限度恢复原有组织特性,以满足功能需要,其中拇指功能占全手功能的50%,其末节修复要求更高!中指完整是维持全手功能的重要保证,这些手指受伤后应尽可能恢复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也是手外伤急诊中的优先修复原则。感觉和功能是手的两个主要功能,末节组织缺损是手部常见损伤,约占手外伤1/4~1/3,修复方法较多,但若选择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手指末节缺损的治疗不仅要求恢复外形,还要重建感觉和良好的耐磨性。

手指末节缺损感觉恢复的特点:皮瓣转位后感觉较前稍差,可能是指背神经受体含量少于指腹,但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及感受器可以再生及重新支配,将残端神经包埋与皮瓣真皮下,并做到神经吻合以利于神经末梢再生和神经的重新支配,为获得创面修复后的良好感觉功能,在修复过程中,选用带神经支配的皮瓣,推进皮瓣感觉恢复最快,最完全,吻合神经皮瓣术后1-2个月感觉亦恢复,易位皮瓣3个月内异位感消失。因此所有修复过程中采用带神经组织皮瓣术后感觉恢复满意。

总之:修复手指末节组织缺损方法很多,应根据伤员的伤情、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的具体要求,灵活选择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修复创面,遵循能简不繁,能进勿远,能带蒂不游离的显微外科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