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体育课,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上好体育课,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潘维晓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261300

摘要:首先,要做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为人师表,首先就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教学需要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由于未来社会知识更新加快、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光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特别是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高素质受欢迎专业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心理障碍、体质下降、近视和肥胖增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等。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者,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迎接新课程的挑战。

一、要做一个高素质的教师。

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面对这样的挑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做适应性的转变,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本身素质,包括:

1.道德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为人师表,首先就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它包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正直、进取、敬业、协作的精神,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重德行、慎操守、严律己、谨治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2.自身专业素质。教师教学需要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由于未来社会知识更新加快,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光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特别是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3.其他素质。体育教师应有较高的组织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其中开拓创新能力在现代体育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

二、了解自己的学生,因势利导,注意发展学生个性。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每个家庭中的“宠物”,是长辈们手中的明珠。他们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是在恭维话中长大的一代。当他们犯错时,不能挖苦嘲笑甚至体罚,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做说服教育工作,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错误的存在,并寻求改正的方法。这样的教育才会行之有效,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当然,教学中必须先了解学生个性,所谓“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就是这个道理。

1.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

2.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3.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三、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每周有限的两节体育课,往往是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的。健康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将很难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着眼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慢慢的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

由于我们体育课的特点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交流的机会,比如一些集体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还有一些趣味性的游戏,都需要同学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无不需要与人相处、友好交往。因此,教师此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学会与其他同学交往,让他们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同窗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