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沟通能力提高,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注重学生沟通能力提高,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邓利王文娟

邓利王文娟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644007)

摘要:沟通和交际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时期,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沟通交往,并有意识地发展交际能力。可是,沟通能力的欠缺,沟通方法的不妥,导致很多大学生发生各种各样的交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既是学生的迫切希望,也是学校面对新形势下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成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1

从中学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中进入大学,许多学生感到学业压力相对较小,成长环境相对宽松,在大学的环境中应该如何使自己尽快成长成才,以达到顺利就业的目标,是学生最迫切的需要。

通过对近三年毕业的部分毕业生观察,许多毕业生到即将就业时,连最简单的自我介绍都说不清楚,这让学生非常无助和迷茫。就业是学生进入大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教育应始终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很多企业认为应届大学生就业时缺少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操作能力和基础知识。有些学生在走出校园后不能胜任自己刚就业的岗位,在一年或两年内重新择业。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沟通能力不够,导致不能适应岗位和展现自己的知识。当代大学生,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将自己最优秀的品质、最突出的才能展现出来。

一、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调查

“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比较欠缺,在书面沟通方式上,有时写个通知都写不清楚;在表达能力上,也不是很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是在机关工作的同志比较多的一个感受。”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北京市曾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连续搞了3次较大规模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往不良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首因,占了40%以上。

笔者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大学生的自身独有的特点,设计出一份不记名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对我院学生交际沟通能力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抽查的男生102名,女生96名,其中,农村户口占到了57.6%,学生干部占到了33.8%,觉得自己交流沟通能力较强和一般的占到了42.4%和45.5%,47%的调查者能自然地和不太认识的人会话交流,但有75.8%觉得与一大群人在一起时,时常感到孤寂和失落,65.2%愿意参加提高沟通能力的培训。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看出,我院学生的总体交际沟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女生强于男生;学生干部的沟通能力强于普通学生;多数学生惧怕与领导、老师的交流;学生迫切希望提升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而学校在相关方面的关注不够。

二、大学生在沟通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总体交际沟通能力尚可,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另有少部分学生因家庭、社会或个人等的原因,存在着沟通和交往的障碍,影响着成长成才。

(一)通过对沟通能力较差学生的观察,大学生在沟通和人际交往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不想沟通。这种一般是由自卑心理或是羞怯心理造成的。自卑感是在与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如别人的情感体验,这种意识多数出现在家庭贫困的学生身上。而羞怯心理多数出现在女生或内向的男生身上,比如不敢在班会上发言,或不愿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2.不善于沟通。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与人交流较少,或心思较粗的学生身上,他们缺乏沟通的基本常识和礼节;不善于发现话题,缺乏观察的眼光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3.不利于沟通。因道德品质有缺陷,在沟通中总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在大学生中较为典型的有着虚荣、猜疑和妒忌心理者。因为人要满足虚荣心,就必须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人往往特别在意别人的表现,当别人的表现和自己的期望有不同时,猜疑便发生。妒忌是对在若干方面比自己优越的对象所产生的、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和怨恨的情感。

(二)大学生在沟通和人际交往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传统教育方式的缺陷。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欠缺与国内的应试教育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进行这么多年的改革,但我国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方式使得教师的讲授方法只能是填鸭式的进行。即便在大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但其实多是学术报告,很少有学生的思想自由翱翔的时候。

2.家庭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学中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身上集全家宠爱于一身,但却往往跟同龄人交流不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较为自私。同时,父母虽对儿女非常疼爱,但这种行为多是由上而下进行的,而不是在人格上与孩子对等,孩子不用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只需按照长辈的要求生活和学习,长此以往,孩子无法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也就无从表达。

3.大学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成长的滞后。大学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相对于高中,管理较为宽松,人文环境也较为开放、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及时转变自己的原有思想模式、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并且要更自觉的促使自身成长。再者大学中的老师、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各种生活习惯、思想相互碰撞,如不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又使得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形成恶性循环。

三、注重学生沟通能力提高,培养学生全面成才

大学生沟通交际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和培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自身能力的提高。

(一)专门开设提高沟通能力的课程。目前,不管在我院,还是全国大多数高校,学生此方面的能力培训都未提上日程,即使有,也未多加以重视。建议开设相关课程并加以推广。

(二)课程教授方面的创新。目前,我院有几门选修课中有涉及此方面的内容,但均以较为单一的讲授方式进行,其实沟通能力,不在于理论知识的丰富,而是实践中的成长,课堂上应多给予学生时间练习和思考。

(三)帮助学生提高自我。

1.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

①尊重。互相尊重是成功人际交往的基础和保障。

②真诚。真诚对待同学,方能使大家心心相印、有难同当,才能使大学情谊天长地久。

③信任。信任,就要相信对方的真诚,理性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不要胡乱猜疑、互相提防。就像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所说的:信任别人,别人才会信任你。

④自信。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绝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知道并勇于改正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优点、接纳别人的劝告。自信的人在交往中通常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

⑤热情。待人热情是沟通人的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

⑥克制。遇到交往矛盾,要懂得克制。克制的人知道以大局为重,纵使自尊与利益受到损害。克制应有理、有利、有节,不是无条件服从,不是一时苟安而忍气吞声,那样只是怯懦的表现而已。

2.正确认知,并掌握交往技巧。

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认知。同时,要有意识掌握一些交往的技巧。

3.充分实践,改善交往。

大学生要注意积极交往、充分实践,只要这样才能培养交往品质、掌握交往技巧、丰富交往经验。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物,可借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缓解内心压力。

参考文献:

[1]轰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0-131.

[2]张胜康.略论青年个体的人际关系[J].青年探索,1999(1).

[3]何维林,李哲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4(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