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PPP模式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解析

暴振磊1段亚娟2

1.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03;1.河南水投怀州水生态有限公司河南省沁阳市454550;2.肇庆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水利建设投资也越来越大。但是长期以来,政府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主体,这样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展,确保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而将PPP模式应用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既能够让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极大拓展私营资本的投资领域,为私营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PPP模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用解析

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用PPP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1.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用PPP模式的劣势

1.1.1PP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受到政府部门及相关私营企业的广泛关注,双方在开展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其商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项目融资问题上,并在其问题的谈判中花费大量精力,致使前期费用及项目融资成本增加,阻碍了PPP模式在水利项目建设中的推广。1.1.2PPP模式的组织形成较为复杂,每一个项目的组织形式都不一样。同时,与政府合作的私企性质也较为复杂,既有非营利公共组织,也有营利性私人组织。政府在与不同主体的合作中,难以避免各类责任分歧及利益冲突的产生,只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才能让分歧最小化,确保双方合作的公正、公平、合理。

1.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用PPP模式的优势

1.2.1缓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状况。一般情况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单一资金来源结构的建设容易因资金短缺而造成。因此,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纳入市场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2.2改善水基础设施的质量。在PPP模式下,民营企业可以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与相关合作机构共同探讨该项目的技术解决方案。私营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可以纳入计划。为确保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在项目建设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缩短工期,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2当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应用问题

2.1私营企业融资困难

目前,国内私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担保能力薄弱,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在国内信贷市场中,民营企业融资缺乏相关融资支持,缺乏健全的担保体系,资金需求大。再加上投资周期过长,这使得一些商业银行往往不愿向这些企业发放贷款,或是给信贷配额难以满足企业正常的资金需求,融资十分困难,而各种融资活动的正常运行受到了阻碍。融资困难削弱了民营企业的实力。一方面,使他们难以单独承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另一方面,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发展中,声音不足,地位低下。只能发挥执行者的作用,难以真正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规划、设计和建设等决策过程的许多细节,也难以在这些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其难以发挥灵活性和实用主义的优势。容易导致许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终成为性能工程和面工程,其实用性和科学性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2.2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进度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应用PPP模式的快速发展趋势相比,目前国内在PPP模式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的进度却较为落后,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监督与管理的工作需要。当前的法律法规多集中于BOT模式,而对PPP模式却缺少健全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及监督。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往往只是骨干,完善程度不够,缺乏一套完整的配套、政策、授权和风险控制控制控制体系,同时,在责任分配方面存在着个人缺陷,易于使用。这导致了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型的许多法律盲区。一方面,它影响了政府与企业在PPP合作中的协调,导致提高工作效率的责任和困难不明确。特别是在资金的核准和使用以及承担责任等重要环节上,缺乏相关细节和法律规定往往会导致资金难以及时准确到位,而每个单位逃避对方责任的情况就发生了。同时,缺乏详细的法律条文也使得政府在PPP模式中几乎拥有绝对的支配地位,这使得私人公司难以发挥其自由的创造力,特别是在一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往往受到政府行政命令的过度约束,不得不满足行政指示中一些不符合实际要求的要求,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负面影响。此外,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PPP示范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也给了系统内外的违法分子利用腐败和权力寻租的机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3政府在PPP模式中的定位大多不明确

自古以来,中国就在政府的领导下管理和供应公共产品,形成了长期的政治文化,PPP模式的运行实际上改变了这种模式。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已经从领导型和领导型转变为合作共赢型。然而,由于历史的影响和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许多PPP模式往往由政府主导。同时,由于上述私营企业的弱势,政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PPP模式中往往处于武断的地位。这影响了特许权协议在公司部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的基本作用,也影响了PPP模式优势的实现和发展。

2.4PPP模式专业培训机构与人才的缺乏

由于我国对PPP模型的介绍不多,PPP模型在公共产品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国内工程建设中缺乏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这使得当前我国公共产品购买力平价模式,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力平价模式,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甚至有意开设相关课程,甚至开设专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缺乏教育和培训人才的问题。许多大学相关课程往往由一些只有足够理论知识,缺乏PPP模式实践经验的教师教授。这使得PPP模式的课堂教学容易与现实脱节。

3推进PPP模式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运用的建议

3.1建立并完善关于PPP模式的政策法规。

PPP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层面广,参与部门多,牵涉的法律关系错综繁杂。目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已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PPP模式应用的法律法规,但国际上的这些PPP项目融资采取的一些惯例和做法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是相冲突的,因此建立适合我国PPP模式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其快速发展的主要保障。

3.2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PPP模型的应用意味着竞争机制被引入自然垄断的公共事业领域。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运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是经济合作的伙伴。政府部门应承认其权力和责任。合作过程中的所有决定都遵循经济法,相关机构依法设立。

3.3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PPP项目涉及设计、建筑、融资、管理和许多其他职业。因此,它需要依靠一支精通经济、金融、法律、专业技能和合同管理的专业团队。因此,我们应通过专题讲座、技术交流论坛、高校、对外合作交流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增强民营企业和外商对中国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信心,并吸引更多私人投资者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的建立、承包、施工、运营等过程能够保持高效率和高质量。

3.3扩大私营部门获得融资的机会。

消除政策上的歧视,取消限制性条件,通过国家政策银行和外国政府贷款鼓励购买力平价项目,同时放宽对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住房基金等大型基金投资基础设施发展的限制;为了改善公共设施资金不足的状况,减轻各种资金管理的压力。

结束语

总之,由于PPP模式应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在这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到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提高筹资的效率和效力,以避免资金短缺的问题,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资源不足的现状。并尽快形成公私投资合作模式,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徐薇: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7(03).

[2]陈宏珍: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7(35).

[3]黄凤岗:论PPP模式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