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症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症型研究

陈晓婉李智

陈晓婉李智(广东省潮州医院广东潮州521011)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及辨证分型规律。方法:对100例CKD患者按症候分布划为五组进行临床调查,统计各项基本证候出现频率;将患者按不同证型进行分组,并对各组间年龄、病程、病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KD患者以肾气阴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为基本中医证候。结论:通过中医临床证型研究为建立相关的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奠定较好的临床基础。

【关键词】中医症型肾内科慢性肾脏病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052-02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中医药对本病已有一些研究,但在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方面相对较少。本研究对CK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年龄、病程、病情及主要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文100例患者均来源于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广东省潮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的CKD患者。其中女性53例,占53%;男性47例,占47%,年龄30~65岁。

1.2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CKD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参照《肾脏病学》,中医证候按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三次中医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进行辨证。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本证)四型:1)气阴(血)两虚证:主证:腰酸乏力,或有少许泡沫尿。次症:气短懒言、自汗盗汗、手足心热、眩晕耳鸣、夜尿频多;2)肾络瘀痹:主证:病久。次症:尿血、肢体麻木、舌下脉络瘀滞、皮肤瘀斑;3)风湿内扰:主证:尿多泡沫。次症:水肿、腰困沉重、肌肉酸痛、恶风;4)湿热内蕴:主证:舌苔黄腻。次症:小便短赤、口苦黏腻、口干、渴不多饮。

1.3纳入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肾脏损伤(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或病理学检查异常)≥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异常;2)GFR<60ml/(min?1.73m2)且≥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1.4排除标准

存在列情况之一者不予纳入本次病例研究。1)急性肾脏病;2)合并有内科重大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脑血管病;3)病历资料不合格者。

2方法

2.1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0例CKD患者将患者按不同证型进行分组,对各组患者年龄、病程、症候、实验室指标(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压、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及中医辨证分型等按研究小组统一设计的表格进行调查、记录。

2.2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法,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CKD患者证候分布特征

患者临床中医证候四诊合参结果主要以四种证型为主:肾气阴(血)虚证,肾络瘀痹证,风湿内扰证,湿热内蕴证。其中医证候指标聚类结果显示,几乎每位患者均具有气阴(血)虚证(96%),其次为肾络瘀痹证(64%)、风湿内扰证(50%)、湿热内蕴证相对少(12%),见表1。

表1CKD期患者主要证候

3.2中医辨证分型各组间年龄、病程分布情况

100例患者辨证可见96例存在肾气阴(血)虚证,其中单一肾气阴(血)虚证候18例;78例在肾气阴(血)虚证基础上尚兼挟一项或多项其它证候,如挟肾络瘀痹证21例;挟风湿内扰证14例;挟肾络瘀痹证及风湿内扰证33例;挟肾络瘀痹及湿热内蕴证5例;挟肾络瘀痹、风湿内扰及湿热内蕴证3例;挟湿热证2例。鉴于上述分组繁多,且后几组例数较少列为其它组别,对五组间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表明辨证分型为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的患者比例最高,其次为气阴(血)虚+肾络瘀痹患者,见表2。

表2中医临床分型情况比较(x-±s)

3.3各组间临床数据分析

分别对5组患者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压、肾小球滤过率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各组间24h尿蛋白(24hUPro)、尿白蛋白(UA1b)均数按大小依次排序为:气阴虚+风湿>气阴虚+风湿+血瘀>气阴虚+血瘀>气阴虚;对于五组间血压控制水平比较提示,兼挟风湿证的两组患者其舒张压水平(DBP)较之单一证候气阴虚者明显升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五组间差异不明显。但相对而言,气阴虚+风湿证者水平低,而气阴虚组者水平高,见表3。

表3中医分型各组问临床数据分析(?x±s)

*表明与气阴虚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4讨论

慢性肾脏病(CKD)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我国40岁以上的中老年CKD的患病率高达9.4%。CKD是以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常伴有痰、热、湿、瘀、毒,在辨证过程中又当密切注意患者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从而达到对本病的认识。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症候主要集中在气阴虚型、肾络瘀痹型、风湿内扰型,在样本中100例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6%、64%、50%。由此可判断这三种证型是CKD患者最基本的证候。气阴虚症型则涵盖了几乎每个患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乏力、手足心热、头晕耳鸣、气短懒言;肾络瘀痹患者证候主要集中于舌下脉络瘀滞、腰痛、尿血;风湿内扰证症候较集中于泡沫尿、水肿、肌肉酸痛、恶风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气阴(血)虚基础上兼挟风湿和/或瘀血证是CKD患者的基本证型,而兼挟风湿内扰证/和瘀血证的患者蛋白尿水平明显增加,血压控制相对欠理想,GFR水平相对低。通过中医临床症型研究为建立相关的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奠定较好的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5-1823

[2]高坤,孙伟,周栋,陈继红.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06).

[3]李靖,解红霞,戴文先,高菁.慢性肾脏病分期的中医证候专家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2)

[4]周恩超.慢性肾衰肾脏病理的中医辨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2)

[5]郭振球.慢性肾脏病与微观证治学研究[J].河南中医,2007,(01)

[6]王永钧.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风湿证候[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