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流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流程分析

叶显元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对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流程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34例,对全部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SAS)评分,同时对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的心房纤颤均得以消除,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结论:对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对其疾病康复产生促进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护理

心房纤颤的特征性表现为持续性心律失常,当患者出现心房纤颤时,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当前临床上对于心房纤颤的治疗,还没有特异高效的治疗举措[1]。采用药物治疗,所导致的副作用较大,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药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较之下,介入导管消融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等特点[2]。本次研究就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34例,对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流程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2~70岁,平均(46.3±5.2)岁。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时间>7d)患者19例,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时间≦7d)患者15例。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有5例,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有20例,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有14例。在进行射频消融术前,对全部患者进行胸部X线片,常规实验室检查,食管超声心动图,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房血栓进行排除。

1.2研究方法

在进行手术前,于患者背部第7胸椎水平稍偏脊柱左侧处安置背部参考电极,同时将血压,血氧,心电,呼吸等监测设备开启。采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于双侧股静脉,以及右颈内静脉进行穿刺。分别放置+极冠状窦标测电极、四极希氏束或右室标测电极2根,SL1房间隔穿刺鞘行左房至肺静脉造影。然后将CARTO系统加导航冷盐水消融导管,以及Lasso标测电极导管送入,于CARTO系统辅助下,对肺静脉,以及左心房的解剖结构图进行标测和重建,对消融的靶点进行选定,然后开展左右侧环肺

静脉口外线性消融。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完成后,对全部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护理。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开展心电监护,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其精神状态进行严密观察。在手术完成后1h内,每隔15min进行1次呼吸,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测定。之后的2h,每隔30min进行1次测量。之后每小时进行1次测量。在手术完成后3h,需采取心脏超声对患者的心包腔内的情况进行查探,观察其是否存在积血,积液等。由于患者无法进行移动,需对其进行床边心脏超声。在术后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主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出冷汗,心率加快,心音低等症状,应及时采取X线片检查,因为患者可能出现了心脏穿孔,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为患者进行心包穿刺。如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手术完成后3h,需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测,避免血管的形成,或穿刺位置出血。每天对患者进行4次体温测量,1次心电图检查,保证患者体内的管道通畅。(2)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情况进行预防。在术后进行拔管时,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程来进行操作,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对其进行局部按压,时长为15~20min,同时采用沙袋进行压迫,时长为4h,术后对手术肢体进行制动,时长为24h。同时对患者的体温变化,以及伤口处出现的炎症反应加强观察,告知患者不能用手对穿刺的部位进行触摸,避免感染的发生。(3)心理护理。因大部分心率失常的患者,由于自身会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等症状,导致患者自身被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做到言语亲和,态度诚恳,笑容温暖,要和患者进行沟通,排解其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接受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康复充满信心[4]。(4)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术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食用营养丰富,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将房颤,以及射频消融术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基本的了解,术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用药,同时监督其按时服药。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采取SAS量表进行评分,同时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s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

经过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s)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全部患者中,消融成功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的患者有21(61.76%)例,其中有6(17.65%)例患者发生胸痛症状,5(14.71%)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症状,4(11.76%)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1(2.9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经过相应的措施处理后,症状均逐渐消失。本次研究中无患者发生静脉栓塞或心包填塞。

3讨论

当前临床上对心房纤颤进行治疗最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就是射频消融术,其能有效消除患者的心悸等临床症状。但射频消融术对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高,对操作的环境要求严格,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流程较为复杂,同时在手术后,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于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需对其进行严密的术后体征观察,同时将护理流程进行规范,对护理宣教进行普及,同时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由此可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5]。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的心房纤颤均得以消除,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心房纤颤情况出现好转,同时有效的护理增强了患者疾病康复的信心,因此使患者的焦虑状况得以改善。

综上所述,对心房纤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对其疾病康复产生促进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娜.心房纤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15):216-217.

[2]郭万鹏,邢瑞雪,栗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术中行射频消融的术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36(22):4908-4909.

[3]柴小艳,梁春萍,杨维.直视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68例临床护理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8(36):1151-1153.

[4]曹春玲.对心房纤颤患者射频消融前后的护理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09(32):1001-1002.

[5]文玲.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3(2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