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 1

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杨雅琴

杨雅琴(湖北省荆门市石化医院康复科湖北荆门448000)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141-01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多因慢性退行性改变,外感风寒,劳损,外伤等引起。常常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此病治疗的方法较多但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2006~2012年间来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均经X线片及体格检查确诊为肩周炎符合1991年全国第2届肩周炎学术研讨会的特性。[1]并排除神经性肿瘤疾患所致的肩周炎的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部酸痛感,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9例,年龄43~70岁。平均55.4岁。左肩16例,右肩40例,病程10天~1.5年。21例患者有明确诱因。对照组3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45~69岁。平均54.8岁。左肩15例,右肩19例。病程15天~1年。17例患者有明确诱因。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超短波治疗。采用北京医疗仪器厂生产的ZDT—CD3F型超短波电疗机.频率40.68MHz.功率200W。将2块20×15cm的电极板2块。行患肩前后对置,温热量15~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康复治疗仪。采用航天部沈阳产C2T—4型康复治疗仪。工作频率50Hz。将一个6×8cm的电板放在用温水浸湿的绒布垫上作副板。置于人体的适当部位。放平压紧。治疗部位涂上耦合剂将声头密接并垂直于肩部做滑移。每次15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采用澳式手法[2]行关节松动术。该手法按程度由轻到重共分Ⅰ~Ⅳ级。具体方法:⑴分离牵引长轴牵引,向头侧滑动。此为一般松动。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⑵.前屈向足侧滑动,增加肩前屈活动范围。⑶.外展向足侧滑动,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⑷.前后向滑动,增加肩前屈和内旋活动范围。⑸.后前向滑动,增加后伸和外旋活动范围。⑹.外展摆动。当外展超过90度。进一步增加外展活动范围。⑺.侧方滑动,增加肩水平内收活动范围。⑻水平内收摆动,增加肩水平内收活动范围。⑼后前向转动,增加肩内旋活动范围。⑽内旋摆动,增加肩内旋活动范围。⑾外旋摆动,增加肩外旋活动范围。以上方法应根据患肩活动障碍程度及方向灵活选用。治疗时患者取卧位,每日一次,每次5~20分钟,10次一疗程。操作中要掌握好手法力度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根据患者反应做相应调整。

2.2对照组:患者仅做超短波电疗法和康复治疗法电疗仪。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2组治疗后均鼓励并指导自行功能锻炼。

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constant—Murcey[3]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总共100分,包括4个部分,其中疼痛15分,日常生活活动20分,关节活动度40分肌力25分。

疼痛评定:治愈:肩功能评价≥90分;显效:肩功能评价70分~89分,好转,肩功能评价46~69分,无效:肩功能评价≤45分。

二结果

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6例,占64.3%,显效13例,占23.3%,好转6例,占10.7%,无效1例,1.8%,临床治愈及显效率达87.5%,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占17.6%,显效5例,14.7%,好转14例,占41.2%,无效9例,占26.5%,临床治愈及显效率达32.3%。

三讨论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多发病。早期治疗很关键,急性期如果忽视治疗,治疗方法欠妥,使炎症扩散侵犯关节囊,并加重组织渗出机化,使肩周软组织粘连挛缩致使关节活动严重受限而致其功能障碍,应用超短波治疗,利用其超高频电场引起组织深部内生热,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引起反射性血管扩张使之产生阵痛。康复治疗仪是将超声、中频电同步叠加输出,使他们各自的作用得到加强,超声现理化效应的触变作用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腱韧带的退行性变化产生软化作用,改善关节的僵硬度,降低肌肉结缔组织的张力,消除挛缩。[3]关节松动术是Maitland首创的西方现代康复技术的基本技术之一。该技术根据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关节面施以微小松动,引起骨关节较大幅度的运动。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同时使关节和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受到牵拉。保持组织的伸展性,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以缓解痉挛和疼痛。关节松动术可用于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僵硬等。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操作手法,特别适用用肩周炎患者。解决了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的问题。可使患者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郭长发,编著.肩周炎的诊治与康复.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3-136.

[2]燕铁斌,编著.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27-80.

[3]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198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