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 1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王东艳

王东艳(吉林东丰县妇幼保健院134000)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183-01

1病例报告

患者,34岁,G3P1。因停经37+2周,反复头晕、头痛、心。t-9、乏力8个月,加重半月,于2004年4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史4年。LMP:2003年7月22日,EDC:2004年4月29日。停经50天有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阳性。停经2个月开始反复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牙龈出血等。停经5个月始觉胎动。血象最低降至Hb35g/L,RBCl.52X1012/L,WBC2.3X109/L,PLT45.0X109/L,妊娠早、中期曾在本院及外院少量多次输新鲜血(共2400m1)及血小板l次(量不详),每次输血后,以上症状好转。孕中晚期开始在本院定期产前检查。2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不能自消,未发现蛋白尿、高血压等。近半月来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加重,伴全身水肿遂人院。既往无肝、肾、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8年前孕足月顺产l女婴,4年前第2次妊娠中期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外院行中期孕引产术,并有产后大出血史,术前、后曾输血。

人院检查:T37.1℃,Pl00/min,R20/min,BPl05/60mmHg,重度贫血貌,眼睑浮肿,心脏听诊无病理性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部膨隆,皮肤发亮,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水肿(++++)。产科情况:宫高30cm,腹围96cm,无宫缩,胎方位LOA,先露未入盆,胎心音l42/rain,外阴经产式,骨盆外测量23em一26cm一19cm一8.5cm。血象Hb55g/L,RBCl.61X1012/L,WBC2.50X109/L,N0.58,L0.2,BTl',CT4'Pl70X109/L,尿常规无异常,血钙2.0mmoL/L,肝肾功能正常。人院诊断:c,3P1,孕37+2周LOA单活胎;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水肿。

治疗情况:①纠正贫血,于入院第1、2、3、4天分别输同型新鲜血400ml、200ml、200ml、400ml;②适当扩容利尿,予右旋糖酐40静脉滴注500ml/d,共2天,呋塞米20mg,肌内注射;③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适当补充钙、钠、钾等微量元素;④预防出血:维生素Kl20mg/d,静脉滴注,酚磺乙胺lg/d,分2次肌内注射;⑤补充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l2等;⑥预防感染,予青霉素480万U/d静脉滴注;⑦预防新生儿黄疸:予苯巴比妥90mg/d,分3次服;⑧促胎肺成熟:予地塞米松10mg/d,静脉注射3天;经上述处理,患者贫血及其他症状改善后,于人院第4天予缩宫素2.5U,在严密监护下静脉滴注6小时,宫口开全后适当加强宫缩,加快输液速度,胎肩娩出后,即予宫缩素20U静脉注射,同时肌内注射酚磺乙胺0.59,胎盘胎膜娩出后即肌内注射麦角新碱0.4mg,产后继续予止血、抗感染、缩宫素等并积极支持治疗。顺利娩l活女婴,l分钟、5分钟,Apgar评分9分、l0分。体重2.5kg,外观发育正常,胎盘胎膜娩出完整,产程顺利,出血90ml,外阴无裂伤,住院10天,出院时母体未诉有何不适,水肿消失,宫缩好,下腹未触及宫底,恶露量少,复查血象Hb90g/L,RBC2.98X1012/L,WBC4.5X109/L,N0.7,L0.3,PLT120X109/L,随访42天,母体除轻度贫血外,子宫恢复良好,恶露干净,新生儿血象正常、体健、无异常。

2讨论

临床很少见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0.03%~0.08%。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周围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目前认为,妊娠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但妊娠可使病情加剧。再生障碍性贫血孕产妇多死于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及严重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故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危险性比非孕期大得多。一般认为,如果患者在孕期血红蛋白能维持在60g/L以上,对胎儿的影响不大,分娩后存活的新生儿一般血象正常,很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如贫血严重则有流产、早产、死胎的可能。本病例罕见,患者4年前有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史,在孕中期引产大出血,本次孕早期已出现重度贫血和牙龈出血症状,提示患者无论在孕早、中期终止妊娠对母体都非常危险。在整个孕期少量多次输血及时纠正重度贫血,以及适当的对症处理是患者能顺利孕育出健康足月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