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邓沨颖

邵阳市北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上述患者分别进行自身抗体检测以及X线检测,对比两种检测的诊断的结果。结果:将两种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发现,自身抗体检测组的检测准确率达92.31%,X线检测准确率达76.92%,自身抗体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诊断中使用自身抗体检测的方式能很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状态,为疾病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情况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出现在手、足部位小关节的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的健康具有一定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治的前提是对病情进行诊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诊断可以选择X线片等方式观察患者的骨关节情况,随着医疗进步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具有异质性和系统性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在诊断时对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可以比较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从而为患者提供后续治疗[1]。为了详细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自身抗体检测以及X线片检测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3.64±3.18)岁,本组患者经一系列临床诊断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分别进行自身抗体检测以及X线片检测,具体操作如下:①自身抗体检测。于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室温静止30min后,使用离心仪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而后分离血清,置于零下20℃环境保存。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的角蛋白抗体;环瓜氨酸肽抗体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进行检测;使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其中的类风湿因子[2]。②X线片检测。患者在做好检测准备后,选择仰卧位进行X线拍片,将得到的X线平片送由专门骨科医生进行分析判断,主要观察患者骨关节软组织是否有肿胀、间隙有无狭窄、关节骨质是否疏松。

1.3观察指标

自身抗体检测中对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角蛋白抗体(AKA)进行检测,分析其阳性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对其进行诊断;X线片检测中,发现患者的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狭窄、关节周围骨质疏松等表现可判定患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以t为结果检验,以百分数(%)表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中,RF阳性23例,阳性率44.23%,抗-CCP抗体阳性17例,阳性率32.69%,AKA阳性10例,阳性率19.23%,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准确率92.31%;X线片检测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准确率76.92%,其中关节软组织肿胀19例,所占比例47.50%,关节间隙变窄13例,所占比例32.50%,关节周围骨质疏松8例,所占比例20.00%。自身抗体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风湿免疫科疾病,具体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其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因素相关,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不良影响,发病率较高且很难治愈因而致残率较高。在临床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中,诊断患者病情是治疗的基础和前提,除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之外,对患者身体免疫状态以及自身抗体进行检查,也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方式。而随着临床医疗的不断发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分析日益被广泛使用,能够分析患者类风湿因子以及其他自身抗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患者病情提供有效依据,以便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抗体检测中RF、抗-CCP抗体、AKA都是比较常见的检测内容。RF是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研究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具有一种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病毒或IgG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RF,因此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病情诊断中检测其类风湿因子十分关键[5]。在现阶段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分型、疗效观察中RF的检测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对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抗-CCP抗体是以合成环瓜氨酸多肽为抗原的自身抗体,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高度特异指标,在目前的很多研究中发现,抗-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在50%—78%之间,而特异性可以达到96%,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另外除了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之外还可以用以辨别侵袭性或非侵袭性类风湿性关节炎[6]。AKA是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内都会出现的抗体,是一种能与鼠食管角质层发生反应的抗体,对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目前被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当中,但在临床诊断中其特异性较高,敏感度较低,为此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注意结合其他类风湿类自身抗体的检测进行综合判断,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中使用自身抗体检测的方式可以通过分析患者体内各种类风湿类自身抗体的检测,了解患者身体的变化,对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疾病分型以及判断患者的临床疗效等提供参考依据,应用价值很高。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自身抗体检测以及X线片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发现,自身抗体检测组的检测准确率达92.31%,X线检测准确率达76.92%,自身抗体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诊断中应用自身抗体检测的方式能更好了解患者病情状态,为疾病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情况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红,蒋毅,游苘霞,邹庆华,石颖,牟方祥.HLA-DR4、DR53与自身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J].系统医学,2018,03(08):56-58.

[2]张平武,赖永才,王雅,胡庆伟,范红松.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ACⅡ、ACCP检测的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09):1036-1038+1072.

[3]彭鹏,闫晓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21):27-28.

[4]王瑶,赵春,史桂兰.15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种自身抗体检测临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4):3635-3637.

[5]董旭才,张婧,沈建军,张静,张惠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04):406-407.

[6]孙慧萍,肖玉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05):58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