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德育教育应当重视对《道德经》的思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高校的德育教育应当重视对《道德经》的思想研究

王晶

王晶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摘要:以自然为理论基础的《道德经》,蕴涵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思想。本文从对教师师德的培养和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两方面来阐释《道德经》这部“万经之王”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道德经》;思想研究

在当代社会逐渐重视物质利益的情况下,“象牙塔”里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事例并不鲜见。如何引入一溪清流为之涤荡一番,也是许多人所关注的。静心品读《道德经》无疑会给我们注入一剂清醒剂,这样会使我们的施教者更加地教得其法、教得其味、教得其美,也会使我们的受教者更加地学得其途、学得其髓、学得其乐。

《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流派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百家所瞩目。其内容文字并不多,仅有八十一章,寥寥五千余言,但却字字珠玑,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是一部哲理隽永、博大精深的不朽巨著,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历来被誉为“万经之王”。其作者多认定为春秋末期的老子。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周守藏室之史”意思为周的国家图书馆管理者,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可见其学识渊博、阅览甚广,连孔子都对其非常敬仰,“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见到老子后,孔子对其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龙。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一、学习研究《道德经》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可以从德、学、才和识的综合中体现出来,《道德经》中的思想可以使大学生通过体悟“道”的真谛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1.“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大学里所提供的各种学问,从知识积累的角度讲具有科学性,从知识运用的角度讲具有艺术性。大学生应着重理解其中奥妙,不仅要掌握所学学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如何运用所学学科的知识。而要达到这个地步,最根本的是要掌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运用好辩证法。什么时候随机应变,什么时候以不变应万变。《道德经》在辩证法的运用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独到的见解。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总是向对立面转换的,物极必反,阴极阳生,阳消阴伏,否极泰来。因此要学会辩证思维,学会从事物的反面入手解决问题。大学生要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要“知其雄,守其雄,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同时,对于学习和工作中千丝万缕的矛盾表象要善于运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看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难和易不是一成不变的,无下则无上,无高亦无低,二者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关系。因而高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样许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脚踏实地精神。目前,许多大学生眼高手低,说的多而做的少,可以纸上谈兵、高谈阔论,不能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做事。依老子之见,与其议论十件事,不如做成功一件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时,做事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凡是碰到难题、大事,要从简单之处和细微之处着眼入手。同时,为人处事要深思熟虑,脚踏实地,能给别人办成的事情要不遗余力地去做,不能做到的也不要逞一时之勇,轻易许诺。“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好夸海口,随意许诺,很容易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行事不稳重,做事不认真,对待问题不重视,常容易陷于被动局面。所以,大学生应当知易守难,以易当难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即使在遇到大的困难的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手足无措,其结果可能是大的困难和问题也可以处理得比较圆满。

3.甘居其下的谦让态度。毋庸置疑,虚心好学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知识,也容易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帮助。“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大江大海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气吞山河,是因为其所处地势最低,所以百川归纳。“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一个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老子还认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固执己见者,往往会不明事理;自以为是者,往往容易执著固执;居功自傲者,往往不能成其大材;自认高明者,往往不会虚心进步。大学生的正确选择应当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要“为而不恃,功成不居”;更要善于“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只有自己谦让于人,时时刻刻保持一种谦让温和的态度,才能得到别人的推举;只有把自己置之度外,舍己为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心底无私,才能成就自己。“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谦让温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学生才能团结别人,从而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

二、学习研究《道德经》对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有重要作用

《道德经》主张“道法自然”,因此,感悟自然之理是《道德经》的灵魂,也确立了老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道法自然”的美丽人生。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长生的原因在于它大公无私、毫不吝啬,故此老子认为:“圣人后其身体操拖;外其身而身存。”即不争、居下守拙、无私奉献是个人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教师的师德修养也应当是如此!教育界有言:“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教师应该是大公无私,没有私心的,一切当以学生的心为心。老子曰:“既以人已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即愈是无私奉献,自己的精神收获就愈多。好学生,我们要善待他;不好的学生,我们更要善待他:这样做就可使每个学生都向善。守信重诺的学生,我们要信任他;信诺淡薄的学生,我们更要信任他:这样就可使每个学生都守信重诺。教师的师德表现在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仅仅喜欢好学生的教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师;真正合格的教师应该是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对所谓的坏学生。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所以教师就应该像太阳,阳光普照,毫不吝啬,但是却从不炫耀,用其光和热照亮所有的学生。这就是“道法自然”的美丽人生和美好境界。对于一个人人都看重、每个老师都重视的学生,其得到的关怀和爱护是较多的,就算是再给予其更多的爱心也不一定能感觉到;而对于几乎不被人重视、老师熟视无睹的“坏学生”,给予其些许的关怀,他就会得到无穷的动力和上进的勇气。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师德和自己的爱给予那些最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学生,才算是“教有所值,教有所得”。

2.“上善若水”的道德魅力。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本性之一就是具有滋养万物而永流低处从不居功自傲,是默默无闻地给与别人关爱,做有利于别人的事,就是毫无保留地默默奉献。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决不推辞地做,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把持要津,这就是其美德所在。如果把水作为一个人来看,它完全没有个人的恩怨和私利,毫不计较,也不争夺,完全根据自己的本性生存,采取一种柔弱、退让、谦和的生存形式。对广大教师而言,如水的品行就是给予学生无私的爱。老于认为慈爱是人生宝贵的东西,其力量和魅力是无法估量的,因而他说:“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即拥有慈爱就获得了无尽的勇气,如果用慈爱去征战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用慈爱来守卫防范就能固若金汤、无懈可击,表现出了慈爱的强大力量。西谚有云:Loveisthegreatestpowerintheworld(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不难看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即慈爱的确是人所必备的德行,更是教师师德修养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德。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慈爱照亮学生的一生!学习水之德,要学习其柔弱、宽容、据下守拙。教师应该给学生无限的慈爱,一丝一毫,点点滴滴,没有必要也不应当去计较名利得失,更不应害怕别人说长道短。相对自然而言,生命是短暂的更是脆弱的,所以老子认为人活着的标志就是柔弱,就是阴柔胜刚强、以柔克刚。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之坚。”譬如舌头与牙齿的较量,牙齿比舌头坚硬,但生命的尽头留下却是柔弱的舌头。柔弱似水却宽容如海。教师师德的灵魂和奥妙就是真爱!这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魅力。

3.“信言不美”的质朴之心。老子认为为师载道贵在心存慈爱,慈爱之源则为质朴。要做到质朴,就必须讲真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即真实的话不需要修饰,需要修饰的话就不是真话。只有质朴是符合自然之道的,所以是教师高尚的品德。对于那些具有深厚修养的人,老于常用“赤子”来形容,认为这种达到高深修养素质的人就像婴孩一样的纯真质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有两个特点,一是“精之至”,即纯真;二是“和之至”,即柔和。教师又何尝不应当是如此呢?!只有胸怀赤子之心,才能拥有纯真质朴的德行,才能在教育学生当中诲人不倦,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只有拥有赤子之心,才能把教化育人作为自己的良心事业,才能对学生谦和热心,不急不躁。这样就从根本上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才能心气平和地“传道,授业,解惑”。

在《道德经》里,蕴涵着无穷的思想魅力。如果从教育的角度去品味,尤其对当代大学生教育,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教育理念深含其中,对当代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