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秀成伪降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1

谈李秀成伪降论

杜红梅

杜红梅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710077

摘要: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的《自述》引起了无数人的探讨与辨析。本文从李秀成的出身、成长、斗争中的表现等方面浅析了李秀成的投降是伪降。

关键词:李秀成伪降天平天国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革命将领之一,他以雇农参加革命,历经革命爆发、发展、鼎盛时期,是一位有着丰富斗争经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的忠诚战士。在革命低潮的紧要关头,李秀成力挽狂澜,赢得了天朝后期的数次军事胜利。

那么,这样一位成功卓著的将领,为什么在被捕几天后却又有了《自述》,而投降清廷呢?笔者在查阅多方资料之后,结合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秀成是伪降于清朝廷。其理由如下:

评价一个人应该从其整体出发,全面详实地从实际情况了解得出结论。

首先,从李秀成的出身、成长经历看,在苦难的岁月里凝聚了坚定的革命信念。

李秀成于一八二三年出生于一个贫寒雇农家庭,由于偶然的机缘,念了一些书,然而生活中的阶级压迫和地主剥削深深地在李秀成的内心烙下仇恨的印记,从而在金田起义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太平军,同地主阶级展开了不屈的斗争。而正因为作战的英勇、对天朝的忠诚、为人秉直无私,李秀成才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太平天国的一员大将。

其次,从李秀成的革命经历来看,在斗争中表现了果断的斗争才能。

在胡以晃军中,李秀成由二十指挥升为殿右二十二检点,又于1856年升为地官副丞相,这一切无疑应当归功于他为人忠诚、作战勇敢的原因。在解镇江围之役、渡江破江北大营之役、大败清朝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军之役、攻破扎在天京城外孝陵卫清朝钦差大臣向荣江南大营之役,李秀成都建立了功勋。

在经历标志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天京事变后,李秀成成为后期力挽狂澜的重要将领。在天朝危急之时,李秀成与陈玉成合作经浦口之役和三河之役,使太平天国奇迹般地扭转了危局,打破了清政府的如意算盘。在这两次战役中,李秀成都表现了他的天才领导才能和对革命的忠诚。

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中,李秀成芜湖用兵,以围魏救赵的计谋攻破江南大营,解救了天京之围,然后又乘胜克服苏州和常州,建立苏福根据地,收浙江,卫天京。一系列的不屈斗争和卓越才能磨练出李秀成的忠肝义胆、对天朝的不变信仰和对反动敌人的刻骨仇恨。

再次,从李秀成对天朝的种种行为表现来看,体现出他对革命的忠诚与坚贞。

在天京事变前的李秀成因为自己的卓越才能和忠诚逐渐取得了领导权。天京事变后,对异姓不信任的洪秀全,在大局危急时启用李秀成,一旦时局稳定,必然是有种种排挤措施,那么,在这么一种氛围下,李秀成又是如何做的呢?

李秀成受命于危难之际,对革命的忠诚和对信仰的追求,使得他不计个人利弊得失,一切从大局出发,哪怕是逆天王之意,只要是为革命,他就直言不讳、上书直谏。1859年天京被围的时候,李秀成力主调兵救天京,在众人怀疑中离开浦口,在芜湖召开会议,调兵遣将解救天京之围;在后期斗争危急时,也不断上言直谏,从大局出发,更天王之意而赢得数次胜利。这一切说明了他不计个人得失,不怕丢官失命,为了天朝前景,全力以赴,才赢得了洪秀全授予“万古忠义”的忠王衔。

在为革命长期抗衡的远见中,他创立了苏省根据地,为革命发展创办了良好的后方基础;在对待外国侵略者问题上,也严守天朝立场,反抗外国干涉,严禁鸦片走私,表现出了无比坚强的反侵略的战斗精神。

最后,在天京失陷及被俘后李秀成的行为表现来看,再现了他顾大局、维忠义的气节。

李秀成在危急时候,一方面全力加强防御,反抗清朝统治者及外国干涉军的联合进攻,一方面从大局出发,提出撤离天京保存有生力量向西北发展、建立根据地的主张,甚至不顾安危,回京奏请天王,却遭到洪秀全的无理斥责。即便如此,他仍与天京军民死守天京。天京城破之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将自己的好马让给天王幼子洪天贵福,表现了他不计个人恩怨、从天朝整体利益出发、保全天朝社稷的大公无私和满腔忠义品质。

在李秀成被捕后,面对敌将曾国藩的酷刑,仍威风凛凛,面无惧色地斥骂:曾九,各为其主……而兴灭无常。吐露的仍是自己忠心为主,以寻契机东山再起的思想。

古往今来,多少农民起义将领变节投降的例子不胜枚举,但依古推今,就给李秀成也带上投降帽子是欠妥的。

笔者查找了有关资料,其中罗尔纲老先生在《对李秀成伪降考》中详尽地从《李秀成自述》中找出了疑漏分析李秀成的伪降,以《自述》中坚定的革命立场与强烈的革命感情及对敌人讳莫如深的隐瞒计谋等方面说明了李秀成是伪降,又从曾国藩角度分析可能性,都给笔者以可信的资料。

所以,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李秀成是坚贞不移、才能卓越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以革命的计谋假意投降,以另图他日天朝复兴,他的投降只不过是革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罗尔纲《对李秀成伪降考》。

2、张一文《李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