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9至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我院2009至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袁毅萍

袁毅萍

(河源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至2012年的ADR报告817例,分别从患者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或系统、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性别及年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817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51.04%,中药制剂占17.2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1.8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0.22%。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45-02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增加和新药的不断上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成为一大危害患者健康的因素,所以,加强ADR监测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具有极大的意义。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至2012年上报的ADR,总结出我院ADR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有效ADR报告817份均来源于我院2009-2012年间收集并上报。

1.2方法设计适当的表格,对收集的ADR报告按患者的给药途径、药品类别、年龄、性别等项目分别按进行录入、统计以及分析。

2结果

2.1ADR在年龄上的分布如表1所示。

表1ADR在不同年龄的分布

2.5ADR转归817例ADE/ADR患者经过改用其他药物、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痊愈者603例,好转者161例,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的53例,无死亡病例。

3讨论

3.1ADR与年龄由表1可知,ADR以41~8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434例,占53.12%),其次是21~40岁患者(279例,占34.15%),总的来说,ADR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人群。主要原因:一方面,>60岁的老年患者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的原因,从而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了ADE/ADR的发生概率;其次,老年人营养差、合并用药多,存在疾病多,这些因素均可增加ADR的发生率,诱发ADR。因此,临床开展对老年患者ADR的监测工作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严重成为ADR研究领域的重点。[1]

3.2ADR与给药途径817例ADR静脉给药风险较大,发生率高达81.88%。首先,静脉滴注对药物本身的赋形剂、内毒素、微粒、PH等可能诱发ADR的因素质量要求极高,尤其是不溶性微粒在输液中的增加可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血管栓塞和,引起局部循环障碍,进而导致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或水肿;其次,静脉滴注对机体的刺激强烈而迅速,由于该给药途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药物相对浓度较高,无肝脏首过效应[2]。因此,在临床药物治疗中,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应尽量减少静脉滴注,遵循口服优先原则。确实需要静脉给药者,应尽量避免速度过快、浓度过高、剂量过大,对于一些刺激较大的药物尤其更加应该慎重。

3.3ADR与所用药物本研究可以看出,引发ADE/ADR的药物种类中,抗感染药物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1.04%;中药制剂次之,为17.26%,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3-4]。原因为抗生素存在滥用现象、且合用频率高。而中药制剂由于成分复杂,其中的鞣质、动植物蛋白等物质极易引起过敏。而且制剂中药物本身的集合、分解、还原、氧化所形成的杂质以及增溶剂、添加剂等因素均能导致过敏反应[5]。因此,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遵循《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时对症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4ADR对于系统器官的损害及主要的临床表现在本研究中,ADR所致系统器官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以及消化道反应为主,ADR表现不突出的主要是血液系统损害。这可能是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本身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可与机体发生非正常的免疫反应,而各种药疹主要为变态反应;其次,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诊断和观察,不易与其他系统或器官的临床表现相混淆。

参考文献

[1]叶放波,张玉娥,林女群.2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1):68-69.

[2]邓策,梅丹,王兰,等.关注制剂辅料的ADR[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9):44-45.

[3]张伟,秦玉花,赵红卫.等.我院538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23):1810-1811.

[4]张嘉丽.我院3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32):2537-2539

[5]邓增潮,梁增杰.72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