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王伟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王伟鹏

王伟鹏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地铁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其突发事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构建有效的地铁应急管理体系对地铁应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是地铁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随着科学技术逐渐发展,群众的出行变得愈加便利,其中,地铁建设已成为重点项目,其规模逐步扩大,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有所增加,因此,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一、地铁运营应急管理概述

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事故的预防、治理、监督等体系。根据我国有关突发事件的相关文案可知,应急管理属于突发事件范畴的管理举措。其中,预防环节应改善管理体系及优化结构,制定防范方案并进行演练。监督环节主要是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检测地铁运营状态,若探测到异常状况则立即报警。突发事件发生阶段,管理人员应根据解决方案调配人力物力资源以开展控制,最后针对治理过程实施总结,通过不断调整及优化方案,进而加强应急管理能力。

二、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运营风险

1、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我国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起步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并逐渐形成了“一案三制”管理体系。在城市地铁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以“一案三制”概念为基础,构建地铁应急管理体系。从地铁运营系统来看,该系统是由地铁车站、行车轨道、列车、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乘客组成的复杂系统,各构成因素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影响作用。为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必须对地铁运营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组成要素,即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按照地铁运营状态进行划分,又可将地铁运营划分为正常状态、非正常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开展应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对紧急运营状态下的事态发展进行有效控制,而其体系构建则贯穿于地铁运营的全过程中,从而保证事态不进一步恶化。

2、地铁运营风险。地铁运营风险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据关键地位,部分工作人员及乘客都可能导致地铁设施被损坏,进而产生突发事故。而设备因素主要包括照明系统、供电系统等,设备运行状态不稳定等问题埋下安全隐患,进而影响生命财产安全。自然灾害及社会环境均属于环境因素,例如地震等灾害导致隧道坍塌或恐怖袭击等。管理因素涵盖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及运营水平等,管理人员的失职可能造成可避免的安全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排除,进而导致安全事故。

三、应急保障的运作流程

1、信息传递流程。在应急故障时,地铁指挥中心收集、汇总、分析故障信息后,应急联动指挥小组做出决策并下达指挥指令;联动实施部门(AFC维修部门、票务管理部门、车站)执行指令并相互交流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同时,信息传递的过程必须是双向流动而且是动态的。

2、决策流程。按照AFC系统故障等级编制相应的预案,在收到故障信息后,应急指挥小组结合预案和实际情况做出迅速和准确的指令。

3、执行流程。联动实施部门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应急处置的效果。因此,根据上级的指示,结合故障实际情况,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及时实施。

四、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1、“一库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满足政府和地铁公司对突发性运行事件的控制要求,进而将突发事件给公众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在详细分析地铁运营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全方面的管理思想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将风险控制提前化,建立动态的应急管理体系。基于我国现行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制,综合智能化管理方面的考虑,应构建集应急知识库、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应急法制于一体的“一库三制”管理体制。

在该体系框架下,同构采用有针对性的应对机制,积极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对突发事件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建立有效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在地铁系统运营的全过程中,对各要素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地铁运行的异常状态,将其控制在事态萌芽阶段。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则应发挥应急管理知识库的作用,快速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事态发展加以控制,并将造成损失降至最低。同时,应建立地铁应急管理的完善机制,记录突发性事故处理过程,不断补充应急管理知识库,从而提高应急管理决策效率和事态控制能力。该框架与“一案三制”体系的主要区别是将应急预案扩展升级为应急管理知识库,利用其进行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累计,为快速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提供支持,从而能提高地铁应急管理效率。

2、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应急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事故处理效率,它在应急管理体系内占据关键地位,拥有最终决策权利,同时也作为执行单位完成相应任务。机构建立阶段应确定组织结构,科学配置各部门职能,确定结构间的影响关系,保证组织机构在事件发生阶段快速行动。通过调查得知,应急管理部门涵盖救援、日常管理及决策等部分,其中决策机构战局指导地位,拥有最终决策权力,负责方案的制定及组织。日常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地铁运行动态。突发事故产生时要求日常管理部分及救援部门协调配合,迅速调配救援资源,疏散群众,降低事故危害。此外,事件治理完毕后应及时维修已损坏的设备,保证地铁系统正常运营。

3、地铁应急决策知识库。地铁应急决策知识库为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是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及应急决策知识的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合理的决策方案,而由于突发事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导致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往往处于非程序化、非常规及时间紧迫的动态环境中,因此制定高效合理的突发事件解决方案成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收集各类突发事件形成应急管理案例库,分析各案例的解决策略形成应急决策预案库,结合地铁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知识,共同构成地铁应急决策知识库,从而为应急管理提供依据。

4、全生命管理周期理念的引入。针对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的复杂性,为确保实际的事件处理效率和控制成效,需要引入全生命管理周期理念,关注于事件的起源、发展、爆发和消退各个阶段特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确保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在此方面,希伯特•希斯在其著作《危机管理》中将突发性事件的四个发展阶段定义为“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采用这种划分方式,制定动态的应急管理措施,围绕整个管理生命周期内的应急管理需求,开展预防准备工作、信息采集与预警工作、救援实施与处理工作及事态恢复和重建工作,确保地铁应急管理的有序进行。总体而言,地铁系统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应急管理体系,确保管理机制的先进性,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新型突发性事故。

五、结语

随着城市地面交通压力的与日俱增,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进程不断加快,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地铁线路的增加使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城市地铁运营管理主要以“一案三制”概念为基础,通过整合运营管理机构、管理流程和机制等各方面要素,实现应急资源的高效调配,进而有效应对运营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赵金先.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8(02).

[2]李晓杰.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0).

[3]付小璐.地铁运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3).

作者姓名:王伟鹏

作者身份证号码:23012619880825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