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眼外伤的早期护理柯昌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化学性眼外伤的早期护理柯昌玲

柯昌玲张继超尉利苹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眼科;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化学性眼外伤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化学性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41例(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1.4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3例(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4例(33.3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化学性眼外伤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还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利于化学性眼外伤患者的后期恢复。

【关键词】化学性;眼外伤;早期护理

化学性眼外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主要发生于小儿或者是青壮年人群,最为常见的临床现象为酸碱烧伤[1]。轻度化学元素将会造成患者出现流泪、怕光、疼痛以及结膜充血等症状,重度化学元素若与患者眼睛长时间接触,将会表现为剧痛、结膜苍白、眼睑痉挛以及角膜混浊等症状,甚至造成组织坏死、失明等,晚期化学性眼外伤患者将会出现白斑、睑球粘连等症状,若不给予紧急救治和护理,将会为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化学性眼外伤患者的恢复十分有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化学性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在3~52岁,平均年龄(27.12±12.1)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在4~54岁,平均年龄(28.15±12.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则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早期护理干预内容为:①急救处理。首先为患者做全身检查,排除患者合并其他症状后,行治疗干预。化学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与渗透深度、毒性以及受累范围等方面存在关联,因此,应该首先清除眼内致伤物质,帮助患者保持半卧位体位,这样体位利于患者眼内分泌物的留出,减轻患者眼内水肿和充血的程度。护理人员还应该询问患者以往病史和眼部感受,测试患者结膜囊的ph值,可使用开睑器将患者上下眼睑分开,完全暴露眼睑,使用生理盐水将患者眼内异物冲洗干净,冲洗过程中应该将患者穹窿结膜完全暴露,利于将患者眼内化学试剂完全清除,使用ph试纸进行判定。对于单只眼睛受伤的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护健侧眼睛,时刻保持患眼处于低处,避免冲洗液进入眼睛。对于双眼受伤的患者而言,则需要仰卧体位或者坐姿体位,使用棉球将患者耳朵塞住,避免冲洗液进入耳朵。冲洗5min~10min后,使用ph试纸再次测定,若ph值达到6~8之间,则可停止冲洗;②心理护理。由于化学性眼外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人群,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患者患病后通常存在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患者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明确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治疗以及护理的重要性的有效性,使得患者充分了解到化学性伤病的时间较长、预后效果差,因此,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解答患者内心的疑虑和困惑,使得患者正确和积极的面对现实,并向患者讲解典型的成功病例,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为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9.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41例(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1.4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3例(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4例(33.33%)。X2=8.924,P值=0.00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讨论

由于化学性导致的眼外伤具有极高的失明率,若不给予及时救治和护理,将会容易出现严重的其他并发症,因此,实施行之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有效[3]。本研究结论显示,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41例(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1.43%),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3例(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4例(33.33%),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通过行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化学性眼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效果,预后效果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与杜晓琨[4]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同。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化学性眼外伤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孔媛媛,陈杨磊.眼部化学性外伤的综合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8):242-243.

[2]袁红梅,王林琼,万桂英.化学性眼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干预[J].医疗装备,2016,29(11):181-182.

[3]何菊花,马忠国.化学性眼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医疗装备,2013,26(06):91-92.

[4]杜晓琨,王敏.眼部意外损伤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06):83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