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髋钢板加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动力髋钢板加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姜德红1王万春2肖东民1陆建1叶明1

姜德红1王万春2肖东民1陆建1叶明1

(1湖南省永州市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5006)

(2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046-02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钢板(DHS)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DHS加松质骨螺钉治疗6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骨折愈合63例,时间12-20(14±2.4)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黄公怡等评定标准:优49例,良14例,差2例。2例IV型骨折患者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论DHS加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动力髋钢板松质骨螺钉骨折固定术内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该骨折,应根据全身情况,如有无严重的内科疾病、骨折后合并症、年龄、骨折类型、稳定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1]。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动力髋钢板(DHS)加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效果满意。

1材料及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6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56-92(68±2.5)岁,左侧30例,右侧35例,均为转子间闭合性骨折,按Evans标准分型:Ⅰ型14例,Ⅱ型21例,Ⅲ型16例,IV型13例,Ⅴ型1例。损伤原因:摔伤48例,交通事故12例,坠落伤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3天,合并心血管、脑、肾、肺疾患42例。

1.2治疗方法围手术期行患肢皮肤或胫骨结节牵引,以减轻疼痛和防止短缩,完善相关必要检查,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仰卧,患侧臀部垫高位,C臂X线机透视下牵引患肢并轻度外展、内旋行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取髋关节外侧切口,长度根据手术需要决定,显露大转子至骨折线下7cm,在大转子顶点下方2cm处股骨干中部,应用135°DHS导向器向股骨头颈方向保持15°左右前倾角打入导针,并在大转子下1-2cm处同方向打入固定克氏针一根,C臂X线机见导针正位位于头颈中至下1/3,侧位位于股骨颈中央,经导针测出所需加压滑头鹅头钉的长度,三联扩孔器扩孔,拧入相应长度滑头鹅头钉,安装股骨外侧套筒钢板,确认钢板与股骨干紧贴,钻孔、攻丝后拧入适宜长度的钢板螺钉,最后拧紧加压螺钉(即滑头鹅头钉的尾帽),使骨折端加压,然后再拔出固定针,沿固定针方向拧入合适长度的松质骨螺钉。对于合并小转子骨折及股骨矩骨折块,在骨折复位后以螺钉或钢丝捆绑固定[2]。透视检查内固定情况,确认板、钉的位置,彻底止血、冲洗,置硅胶管引流,逐层关闭切口。

1.3术后处理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常规应用抗生素3—5d,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进行下肢肌肉舒缩活动,特别是足趾和踝关节活动,1周后开始CPM机被动活动髋、膝、踝关节。术后2-4周扶双拐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术后12-16周后摄X线片确认骨折愈合且内固定良好,无纵向叩击痛后可弃拐行走。

2结果

住院时间15-21d,6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18±3.5)个月。2例IV型骨折者6个月后发生骨折分离,钢板螺钉松动,颈干角100°滑动鹅头钉突出股骨头,改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63例骨折愈合,时间12—20(14±2.4)周,无钢板及螺钉断裂,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愈合良好。根据黄公怡提出的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3]:优49例,良14例,差2例,优良率96.9%。

3讨论

3.1不同类型的转子间骨折复位的难易及内固定后的稳定程度及效果不一样,在复位的实际操作中决定复位质量高低主要是对小转子后内侧较大皮质骨块的复位重点重建[4],通常都应将骨折的小转子或内侧的较大的皮质骨块复位。通过外侧钢板的第一个螺孔上拉力螺钉固定,若有困难,可用钢板前方上拉力螺钉固定或钢丝捆扎固定。小转子复位可增加内侧的支撑,提高稳定性,减少髋内翻的发生。

3.2动力髋钢板(DHS)具有抗弯强度强,具有滑动及加压双重功能的特点,它适合Ⅱ、Ⅲ型转子间骨折,通过DHS的滑动加压作用使骨折端结合更紧密,促进骨折愈合。且操作简便、准确、创伤少、出血少,其缺点是抗旋功能差,易发生头颈旋转,螺钉松动,股骨头切割等并发症[5]。

3.3动力髋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改变了单用动力髋钢板(DHS)易发生头颈旋转、股骨头切割等现象导致内固定失败的缺点,由一个点的固定改变为一个面的固定,避免了应力集中,从而加强了抗旋转和内固定的力量,固定效果好[6],既加强了动力髋钢板(DHS)静力性和动力性加压作用,又提供了持续的抗旋转作用,克服了单用动力髋钢板(DHS)抗旋转差的缺点,有效地控制了旋转移位,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而牢固可靠的固定,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早期负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病例于术后3天可坐起床上活动,3周左右开始扶拐下地不负重行走,仅2例因骨折不稳定及骨质疏松严重,过早负重下地行走后发生螺钉松动,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

动力髋钢板加松质骨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6—869.

[2]叶一林,柴卫兵,朱之岳,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890—892.

[3]黄公怡,王福权.鹅头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84,4(6):349.

[4]王立飞,杨祖华.动力加压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7,10(4):326—327.

[5]周海辛,冯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9,12(4):434.

[6]吴献伟,载建辉,占鲤生,等.加压滑头鹅头钉联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10(8):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