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真义体育观”和“大体育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浅析“真义体育观”和“大体育观”

向伟

向伟

摘要:“体育”一词自日本1897年传入我国以后,随着其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展以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有关其实质和内涵的争议成为中国体育理论界一直争论的话题。本着体育来源于社会的发展,应该是满足于社会军事、教育、政治、经济的诉求这一特征,本文认为“体育”的发展应该是符合历史轨迹,成螺旋趋势上升,其实指和内涵也呈现起伏和不断丰富发展的特性。

关键词:体育发展丰富

[中图分类号]G8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8-0035-02

1两种观点的发展源头和概况

“体育”一词,被引入到中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语言的不断世俗化,“体育”被国人更多地融入和添加了其他的内容,其内涵和实质已经得到巨大的拓展。人们试图用一个更为上位的概念来命名人类的这一存在状况,但是汉语似乎没有提供令所有国人满意的统一,如今只好继续使用“体育”泛指,或者依据不同的参与对象、参与范围等条件加以界定或说明,如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

因此,理解体育的概念有必要对“体育”一词引入我国后,其概念定义的变迁进行梳理,以此能较为清晰地认识“体育”的本质和内涵。由表1可知,“体育”引入我国后,百年已降人们对它的认识或界定,依据不同角度或原理,得出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笔者认为尽管人们理解、认识的观点或出发点不同,但不同时期人们对体育的界定都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反映当时人们对这一任务的认可或接受程度。

表1我国引入“体育”以来相关概念定义综合表

年份出处或来源体育定义或界定

1897年陈懋治等的《孟学读本》体育者,卫生之事也。

1915年陈独秀的《今日之教育方针》对青少年进行兽性主义的教育。

1935年王学政的《体育概论》体育二字,本为身体教育之简称。体育之教育方式,即为身体活动。

1963年《体育理论》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1965年《辞海》(未定稿)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以运动为手段,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结合卫生措施,锻炼人们的身体,从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1977年《辞海》体育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手段。它是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社会的体育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1980年胡小明的《体育应该是一门社会科学》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现象。

1983年《现代汉语词典》体育①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②指体育运动。

1995年《体育概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2003年梁晓龙的《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体育是指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生活为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2004年周西宽主编的《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手段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

活动过程。

从发展历程来看,笔者认为我国体育概念及实质内涵的发展经历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军事阶段(引入“体育”-民国前),这一时期由于国家的不稳定和实力弱小,军队战斗力不强,因此人们引入体育以希望能够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军队战斗力,因而体育引入学堂,希望以此能够带动国家的强盛。因此,这一时期的体育应该是出于军事的目的,而又进入到学校。第二阶段,教育阶段(19世纪30、40年代),也即是民国时期,这一阶段体育是指一种教育,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达到身心共同发展为手段的一种教育,是和德育、智育并列。随着国情的稍微稳定,以及当时美国教育思潮的影响,体育的教育功能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强化,而军事的功能逐渐弱化。故可以称为教育阶段。第三阶段,政治阶段(1949年-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体育继续的“教育化”,但体育的政治功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是为了增强人们体质,进行阶级教育,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服务的一种手段或工具,这一阶段的体育实质就是竞技运动。第四阶段,文化经济阶段(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体育除了指向竞技运动,多拿奖牌的政治工具外,随着文化热的兴起,“体育”逐渐指向文化,也即体育是一种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其地位已经高于了早期的教育的从属的地位,上升为何教育同等地位的概念。同时,伴随着竞技运动所产生的产业,经济链条更进一步丰富了体育的实质。因此,这一阶段体育的内涵相应指向了文化和经济。第五阶段,社会化阶段(90年代中后期-现在),这一阶段体育的概念进一步的泛化。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回归,体育的内涵又转向了人本身。关注人本身的发展,体育应成为人们的“玩具”,而不是物化的“工具”。因此,体育的实指又有回到人本身的趋势,这一阶段“体育”是社会化的。体育是为了完善人,提高人类生活幸福的一种人类存在。

2两种观点实质和主要支撑基础

2.1真义体育观

真义体育观认为体育的本质就是身体的教育,体育应该从属于教育,即是physicaleducation.支撑这一观点的主要基础为:第一,国际体育联合会的定义界定。1970年,“体育”的概念在《世界体育宣言》中被定义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它要求按一定规律以系统的方式,借助身体运动和自然力的影响作用于人体,完成发展身体的任务,空气、日光和水等在这里作为特殊的手段”。第二,以球类运动的兴盛为结构特点的Sport,以高度组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竞技比赛为表现方式,由于受到场地,器材、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有着明显的竞技目的,因而只能对人的机体起一定的活跃作用,而难以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因此,sport不是体育,不是身体教育,而应该是竞技。第三,考察“体育”一词的词语,构成方式,语言定义学认为,体育就是身体的教育,而且应是固有的指向名称。

2.2sport大体育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接触和审视的不断扩展,认为身体的教育内涵,已经无法对当下体育一词所指的内涵进行总体的概况,而需要有一个更为上位的概念来指代和包含“体育”的所指,因而大体育观的提法就孕育而生,认为“sport”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体育的总之。这一观点的主要证据有:第一,世界一些体育发达国家已经使用“sport”代之体育的总概念,如日本的最高体育行政机构,其英文全称为MinistryofEducation,Culture,Sports,ScienceandTechnology。德国的体育系、体育教材等体育相关的名称也全部以“sport”冠名。法国的教育部门在体育一块也使用了“sport”一词.。第二,熊斗寅先生的观点,依据安德鲁斯三角形的理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都是整个体育的基础,而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构成了整个的体育,因而使用“sport”一词可以也能够涵盖整个体育的内涵和所指,因而大体育观是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的。

2.3两种观点争论的实质

由于所占的视角和理论角度的不同,人们对体育概念的本质已经如何界定体育的定义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加上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排他性,对于本来属于外来品的体育没有适宜的词语表示,同时也缺乏如日语那样的包容,因而中国体育理论界就体育的本质和定义陷入了两难的境界。两种观点争论的实质是体育的渊源和初始所指与当下发展实指内涵两者已经发生了变化,是用原有名字指代现在的内容,还是用一个新的名称来界定当今丰富的内涵,矛盾由此而产生。然而,体育概念只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它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展自己的内涵与发展自身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体育的内涵也不大一样。

3结语

体育的发展如同“地球村”的形成,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体育”所指向的内容也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纵观我国体育发展的百年历史,不难看出不同时期我国体育所指发生了不断的丰富和泛化,从指向身体锻炼,到身体的教育,从运动的教育到文化政治,从政治经济到人文社会,体育概念的实质和内容,不断向更高层次延伸和扩充,如何把握好当今及以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与渴望,遵循历史发展的诉求,从而站在较高层次上把握体育的实质,无疑能够为厘清“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提供较为可行的方法。

作者简介:向伟(1977—),男,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公体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体育教学(河南郑州,450063)。

[参考文献]

[1]孟凡强.体育概念在我国发展演变过程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4-246

[2]岸野雄三.体育史学[M].白澄声,李建中,胡小明,译.北京:国家体委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1982:18.

[3]邵生林,刘玉福.体育的本质属性[J].西藏体育,1997,(2):16-18

[4]韩丹.论斯泡茨(Sports)与体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2):34-37

[5]崔颖波.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并不是“偷换概念”———我国体育一词含义的变迁与翻译[J].体育与科学,2007,(5):9-13.

[6]史康成.德语中的Sport[J].体育论坛,1989,(2):28-29

[7]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8-1

[8]孟凡强.体育概念在我国发展演变过程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4-246

[9]姜健等体育概念的辩证逻辑属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7,(1):56-57

责任编辑:罗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