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

熊凤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PICC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7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PICC治疗下为研究对象。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预见性护理,并观察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的控制情况。结果: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预见性护理干预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7.00%,显著优于干预前10.00%,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PICC治疗后,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开展工作。大幅度降低了早产儿的生命危险,显著提升了医院的治疗成效。

关键词:并发症;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预见性护理;PICC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指的是出生时新生儿的体重少于1500g,其原因是孕妇怀孕期间摄入的营养不足[1],影响了婴儿的身体发育,在孕妇体内各方面技能衰弱,婴儿无法从母体内摄入正常的营养成分,而PICC却可以轻而易举的操作,用于分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静脉营养。但是PICC在治疗中并不是完善的,易出现导管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儿的治疗[2]。本文将讨论分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使用PICC技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根本原因,并找出对应政策,完善临床护理质量。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16年7月到2018年3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共200例。男123例,女77例,平均日龄(16.15±1.96)天,胎龄(26-28周66例,28-31周82例,31-34周52例);平均胎龄(30.12±0.54)周;平均体重(1200.00±12.00)克。

1.2方法

(1)预见性护理成立专案小组,主管护师负责组长职位,其它护理人员负责协调等工作。

(2)分析原因和目标,鱼骨图分析法发现造成的原因有护理人员责任心太弱,专业素养不够;患儿身形过于肥胖;患儿对消毒剂有过敏反应等。

(3)预防措施,①合理分配护理人员。护士需责任到位,不可对患儿治疗懈怠,一旦患儿发生各种紧急状况,尤其是早期过敏,应立即上报护士长,妥善处理。②加强管理。护士应服从护士长的安排,严格按照医院制度对应照料患儿。③健康教育。置管护理,对患儿进行评估,仔细观察患儿皮肤周围有无红肿和渗血的现象,需要长期性的进行插管治疗。为避免患儿肢体发生肿胀,需在穿刺点周围湿敷肌肤,促进血液循环和静脉内膜组织代谢;健康教育,向家属详细介绍PICC技术,并嘱咐患儿的病况需定时换药方可;护理人员需谨遵皮肤过敏管理规范,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并进行一定量的技能考核,护士长亲自指导,及时指出并解决问题;置管前询问患者过敏史,置管后密切关注患者是否会出现过敏严重状况。对于确认导管感染的患儿,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地隔离措施,将其转入特定病房,与其他患儿隔离开。护士应谨记无菌操作,注意个人卫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的差异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检验用x2表示,P<0.05表示为差异对比大。

2结果

2.1比较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病率指标

干预后患儿并发症7.00%优于干预后20.00%,P<0.05。如表1:

表1患儿并发症干预前后的发病率对比(n,%)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3讨论

置管护理能提高患儿PICC置管质量。PICC因其操作简易、风险较低、损伤性小的特点主要适用于早产儿临床治疗中的采血、换血、输液[3],受到家长的一致认同。PICC技术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长期输液、营养需要的早产儿有效地减少了静脉穿刺时所带来的疼痛以及药物外渗所承担的风险。早产儿胎龄小、体重过轻、机体免疫还很弱,血管不易穿刺,在置管过程中容易引发并发症,需及时处理妥当,避免意外拔管给患儿造成巨大痛苦,甚至引发医院与家属额外的纠纷。PICC治疗由于还不够完善,常见的出现导管停留时间过长,敷贴部位发生过敏症状等。PICC治疗期间,敷贴部位导致的过敏,以及穿刺皮肤周围的红肿、疼痛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增加家属经济负担[4]。因此,在住院时期,提升护士的专业知识,并按照无菌技术规范严格要求护士的专业度,可避免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预见性护理应用到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PICC治疗当中,评估患儿的病情,对可能发生的不安定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病情恶化程度,预防并发症。已经变成PICC因其独特的优势,为开展救治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5]。PICC在临床治疗中已经运用了十几年,PICC置管技术也是日益完善当中,但临床病例只增不减,促使我们要规范PICC治疗措施,规范留置适当的导管时间,维护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加强对PICC技术的维护,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病率,因此,临床应用PICC技术。置管后的护理工作特别重要。

由表1可知,护理干预后患儿并发症总有效率7.00%优于干预前20.00%,表示,患儿并发症发病率方在PICC看护干预之后面呈优势,P值<0.05。

由表2可知,护理干预后家长护理护理总满意度90%优于护理干预前70%,可表示护理干预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呈优势,P值<0.05。

在本次研究当中,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减少,大幅度提升了治疗成果,保障了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纪艳洁,王敏,何燕平.预见性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2):117.

[2]罗飞翔,陈朔晖,程晓英,等.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位置与体重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8):949-953.

[3]张李霞,李函,董银凤.水胶体敷料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110-111.

[4]赵丽媛.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防治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8):213-214.

[5]刘荣.预见性护理在降低早产儿喂养并发症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3):241-242.